· @nytchinesemirror
1 followers · 646 posts · Server mastodonchina.com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处于危机中的人们往往被任由堕落,尽管很少以如此显眼而炽烈的方式。之所以将这些悲剧揭开,是为了能做出改变,修补漏洞。
我们的文化纵容精英去滥用药物。富有的名人走向崩溃时,需要的不是阿谀奉承的人。这是一个丑陋的故事。cn.nytimes.com/culture/2023050

#书评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 @nytchinesemirror
1 followers · 622 posts · Server mastodonchina.com

吉莫曼可能算不上文体家,但他是一名勤奋的研究者,在中国生活多年,也是一名敏锐的政治观察者。在一个不祥的结语中,他写道,临城事件应该提供一个持久的教训。然而,“经济不平等和系统性腐败继续困扰着当权领导层,就像1923年一样。” cn.nytimes.com/culture/2023042

#书评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 @nytchinesemirror
1 followers · 618 posts · Server mastodonchina.com

本书详细而戏剧化地描述了北洋政府时期一场轰动全球的火车劫案:山东一群绝望的土匪袭击了一列火车,绑架了包括多国外交官与富豪在内的人质,对当时局势产生极大影响。cn.nytimes.com/culture/2023042

#书评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19 followers · 551 posts · Server alive.bar

Bottle of Lies
2023/3/3
这本书是一个被拉长了的关于仿制药(generics)的调查报告。作者Katherine Eban是专注于public health方向的调查记者。在报道了印度大仿制药厂Ranbaxy的大规模数据造假和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后,她继续深入下去写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愤怒和无力感,这不是一个两个厂家或者一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药厂追名逐利,是FDA人浮于事纵容药厂,是政客只看到政绩,看不到真正的病人利益的问题。

Generics的根本,源自于大药厂的专利垄断和昂贵的专利药价格。以前我觉得药厂价格离谱(事实上有些也确实挺离谱的),但年纪渐长,我明白过来专利药的盈利其实也从一定程度上给了药厂动力和资金去开发新药,虽然价格或许可以在政策制定下更合理,或者有政府或者合理的医疗保险去帮助病人分担药费。但在没有这些的情况下,价格低廉,通过fda审查的仿制药似乎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事实上,仿制药也确实帮助了很多人。艾滋病大流行时期,我非常佩服的老先生John McCain协力推动了access to generics,确实帮助了很多病人,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艾滋病的impact。然而,世界上就没有这么好的事儿。

仿制药的政策有几个关键问题。第一,新药专利过期后大家都可以拿来做,但有几个部分是不在范围内的,比如制药过程和有效成分的释放机制。这两点其实很重要。首先仿制药厂只能反向工程试出有效成分的制造方法。其次,抽查最终药物的成分其实不能保证每一颗药都能达到所需的安全性,有效性甚至是无菌要求。只有保持制药过程是统一的和安全的,才能保证成品的一致性。最后,有效成分的释放过程也很重要,有不少药需要的是能在长时期内不断释放有效成分,让有效成分在人体内始终达到一个特定的浓度,比如抗抑郁药物,抗排斥药物等等。如果一个抗抑郁药在服用后短时间内大量释放,这时副作用会更加明显,而更坏的是,之后不能持续释放保持药物浓度,对病人的症状也没有帮助。仿制药厂要么没有研发能力做到,要么为了压低成本不去做,所以就算看起来有效成分一样,效果却大打折扣。

第二就是FDA对海外药厂审查的问题。FDA在美国审查是可以不通知随机抽查的。虽然也不能阻止各药厂的不规范操作,但震慑力在那里,毕竟还是要小心些。但FDA对海外药厂就不行,因为外交压力和签证要求,FDA审查必须提前几个月告知药厂,所以等他们来的时候,花好朵好的什么毛病都看不出来。而且因为语言障碍,很多时候审查员都是被带着tour一圈的。这就会有给你看的是一条生产线,其实大部分药是从另外的生产线出来的呀,甚至还有几个药厂合作投资一个专做展示的生产线,不同的审查员来各自以为自己看的是某厂的工厂,其实都是同一个工厂的事情发生。在印度仿制药工厂的问题被暴露之后,fda一度在印度强硬的实行了一阵子随机或者仅仅提前一两天告知的政策,但很快迫于政治利益被取消了。所以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地都没法解决。

第三,就是为了鼓励仿制药申请,fda有一个条例能保证第一个被批准的仿制药有六个月的时间可以以略低于专利药的价格垄断市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必有作假cut corner的勇夫。试验数据作假,检测数据作假,甚至用专利药拿去做检测的事儿都是普遍的。FDA还有个很坑人的政策。新专利药需要通过好几期的试验去证实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通过申请。到了仿制药这里,因为有效成分的有效性已经被验证过了嘛,所以FDA假定只要有效成分相同就没有问题了,仿制药申请就不需要做这样的验证了。但这些制度,甚至对药厂的inspection要求都来自于几十年前,没有跟新技术(比如缓释机制)与时俱进,对药品安全并无助益。

司法系统和政客们也添乱。Ranbaxy的事情从被whistleblower告发到最后罚款整整拖了八年,期间Ranbaxy的药不但没有从市场撤出,还不断有新药被批准进入市场。原因?不给他们赚钱怎么能够拿到赔偿?(是不是很让人绝倒!) 政客们则大力推动access to low cost medication,这在Obamacare推行之后尤其重要。FDA一因为药物质量问题暂停某厂进入市场,立刻就会有政客来骂FDA罔顾药品短缺只会搞事。

FDA自己当然也不是雪雪白的小白兔。FDA审查员也有混日子的,收药厂好处的,睁只眼闭只眼的。还有个我非常不理解的政策:FDA的budget居然和被每年有多少新药被批准相关,所以FDA检测人员就算发现了问题给了低评级,FDA高层居然会内部把评级拉高点,免得拖累药厂新药的申请。当年FDA在印度有个让药厂闻风丧胆的人物叫Peter Baker,他最擅长的是从质量检测中心的电脑记录里找到质检作假的蛛丝马迹。因为印度工厂通常做成药,他觉得自己是站在病人前面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所以做得压力巨大得了ptsd。于是他转去中国,因为中国工厂主要是做药物原料提供给美国工厂做成药,觉得就算自己走眼了还有人可以把关,结果一样的发现大量数据作假,给的都是需要整改才能继续生产的评级。最后FDA明升暗降,把他调去了智利做领导,不让他下基层做inspection了!过了一年他主动辞职离开了FDA。这真是,全世界的官僚都一样,非常善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啊。

那对于普通病人来说,仿制药的问题在哪里?第一是可能有效成分含量飘忽(通常都是太低),或者药物有效成分不稳定,导致药物无法起效。很多无国界医生在非洲都无奈学会了当地医生的治疗方案:一种药不起效,换一种来试试,或者直接加大药量。第二,是药物释放机制不对,无法在合适的时候释放有效成分,导致药物无效,或者副作用强烈。第三,安全性达不到要求,不说需要静脉注射的药是否达到无菌要求了,药片里吃出玻璃渣,吃出半只虫子的事儿也非常膈应人啊。

在这里,首先受害的就是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人群。Ranbaxy的内部调查总结,是世界被他们分成几个级别,审批要求最高的是美国,然后是欧盟这些要求高些的国家,最底层是非洲这些无法之地。那对审批要求最高的美国的申请资料里,多少数据是可靠的呢?百分之五十。这样推想下去,到了低收入国家的药品质量如何,可以想象。医生们眼睁睁的看着下了理论上足够剂量的抗生素,明明只是内耳感染却发展成颅内感染死掉的孩子,看着剖腹产后明明用着抗生素却因为感染死亡的产妇。"People actually pray [their] medicine will work." 就连普通美国人,一个月好几千块钱的专利药也是大部分人负担不起的,因为仿制药的问题导致抑郁症不受控制,心脏病失控,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失败死亡的例子也不少。

那是不是有钱吃专利药就没事了呢?也不是。这些无效/低效的药,尤其是抗生素抗病毒药,加速了超级细菌,耐药菌的进化和转播。细菌无国界,吃得起专利药的人一样有风险。

那我们可以做什么?个人来说,第一,能够负担得起专利药,还是用吧。第二,慢性病需要长期用仿制药控制的,也留心一下产地和厂家。印度中国仿制药,尤其是名声不好的厂家的就不要用了。可以考虑用以色列仿制药大厂出品。第三,如果用仿制药觉得病情控制不好,或者副作用大,不要犹豫,这十之八九不是你的心理作用,立刻换药! 报告给医生和诊所。很多负责的医生心里面,大医疗机构的采购部门都有个小黑本儿,报告的人多了,他们小黑本上记下了,可以帮助别人避免踩坑。 政策上来说,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大约留心下立法,看到不合适的或者合适的,推下本地议员?

讲得有点沉重,插播个趣事吧。之前提到的Peter Baker,有次跟同事搭档去inspect一个偏僻小地方的药厂。他们在药厂不跟tour走自己probe,没过两天就两个人都上吐下泻倒了。仔细回想,药厂给他们的瓶装水是已经开过封的,强烈怀疑里面特地混了当地的自来水。(考虑到外国人在印度用自来水刷牙都会中招,这是下毒啊哈哈) 他们搜集好资料跟药厂高层讲了评估结果,被堵在会议室里言辞强硬的要求他们把资料留下。他们拒绝,然后非常怕死的坚决不肯坐药厂提供的车走,怕荒郊野外被事故了。因为担心安全,他们想要把资料快递出去,跟人分开走。药厂殷勤的给他们叫来DHL,来了个看起来穿的就是假制服的本地人。他们追问,你的DHL车呢?那个人就摆摆手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最后这两个inspector,是自己在外面找了tuk tuk一路颠回大城市的。

最后,我去goodread上看了下review。很多读者和我的感受一样,觉得写得有些乱,尤其在讲各方人物的部分。比如Ranbaxy药厂事件里whistleblower Thakur,她讲了很多细碎的事情,但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立起来”,反而觉得有些走题。我又特地去看了看差评(我看什么评论都会特地看一下差评),这就有点逗了,给差评的基本都是印度名字,长篇大论无非讲说天下乌鸦不光我们黑啊,你凭什么光批评印度,美国药厂也不规范啊!你凭什么说印度文化就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说中国(其实说了)。还有,那个Thakur,他拿了Ranbaxy罚款里的几千万奖励哎!他才不是为了理想,他就是个被你们西方洗了脑的叛徒。基本上,凡是在粉红言论里看的到的东西,这里都有。可见民粹这件事儿世界大同。还有一个一枝独秀的不是印度人,他说,这记者就是为大药厂服务的,代表大药厂利益抹黑仿制药呢!呃,也行吧。

#书评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Double Cross
这本书讲的是二战时期的英国双重间谍。前言里说MI5相信当时所有在英国的德国间谍都被策反了,我还以为完全是一个防御性的反间谍措施。哪知越看到后来越惊心,真没想到盟军居然能够把双面间谍变成武器,在二战后期扮演重要角色。

英国情报部门在双面间谍的处理上有一个非常创新的想法,就是不光要拦截真情报提供假的军事情报,还要能够影响敌方的思维方式,影响整个布局。这个想法大获成功,在保证盟军反攻登陆的保镖行动(Operation Bodyguard)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些间谍的故事。有些间谍战后已经公开身份,有些则要到2005年才解密。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些间谍都已经过世了。

这个部门代号20,来自于罗马数字二十XX,取的就是double cross陷阱的意思。他们的运作方式和FBI是两个极端。当时FBI的胡佛对双面间谍极其反感,认为他们都是不忠诚的骗子。而英国在破译德军密码后,守株待兔,来一个间谍抓住一个,不能用的就关着,能用的就放出去做双面间谍。整个double cross行动能够成功其实就系于这个“所有在英国的德国间谍都被策反”了上面,因为他们给的情报,真真假假都是相互能够印证的。但同时这是个非常危险非常大胆的策略,因为只要一个双面间谍被发现了,那么所有其他的传递类似消息的间谍就也都暴露了。

这些间谍们一直努力让德国方面对他们的忠诚深信不疑,不断提供所谓chicken feed的无关紧要的真情报,然后在提供关键情报的时候人为制造些小延误,情报虽然是对的,但时机已过,也没什么用。另一方面,他们不断给德国报假的盟军兵力集结的情报,让德国方面相信盟军若是试图登陆,必定从Pas-de-Calais来。同时让他们相信即使盟军军力强大,就算打了诺曼底,也不过是声东击西为第二波calais登陆以及从北欧反攻牵引兵力。所以德军把重兵部署在calais,而且就算诺曼底已经打了几个礼拜了,他们都不敢把兵力从Calais抽调出来支援诺曼底,为盟军在欧洲本土站住脚争取了非常珍贵的时间。当时艾森豪威尔对double cross的请求就是给我争取两天时间。没想到在Calais的第十五军要到诺曼底登陆后第七周才敢去增援。

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好奇双面间谍为什么愿意为盟军服务。慢慢这个答案也被解开。有的是真心厌恶纳粹,主动留在德占区投诚卧底,然后主动给MI5投名,真正是为了理想而战的。有的是英国一早看准会被德国情报部收编,先下手为强招进来的。有的是被抓了后策反的。有的是富家子弟为了逃兵役加入德国情报部门,然后因为自己的生意上的好处和捞钱,看准德国不行了所以投靠英国的机会主义者。有的是富家子弟被朋友招进德国情报部,但理念不合立刻转投英国主动卧底,大手大脚花英国德国的钱做他的国际花花公子。各人有各人的原因,但他们都主动被动的做了二战中的无名英雄。

书里提到的大部分双重间谍最后都全身而退,只有一个在诺曼底登陆前三周被盖世太保抓了。一时之间情势极为紧张,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了,一旦他被刑逼招供,整个保镖行动的准备工作都付之东流。虽然我已经知道历史上诺曼底登陆是成功的,还是看得大为紧张。仿佛在看一本谍战小说,非常抓人。

书里讲述诺曼底登陆的一段也真是非常惨烈。加拿大军队登陆Juno海滩的时候,人比坦克先上岸,一个小时之内就已经伤亡过半。我去看了下,即使德军根本没想到盟军会从诺曼底打过来,整个诺曼底登陆盟军也动用了十五万兵力。其中伤亡一万多,四千五确认死亡,代价也不小。若没有保镖行动护航,诺曼底未必打得下来。Saving Private Ryan开场那二十分钟的诺曼底登陆的场景,就算不看电影也值得看一看。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作者提到虽然这本书讲谍战,但双面间谍也只是保护诺曼底登陆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所以我就去掉了个兔子洞。这个保镖行动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除了谍报,盟军还做了好多假坦克假飞机,假到风一大就会被吹走的地步,放在假装大兵集结的地方。当时英国其实已经夺回了制空权,但他们还故意放点德军侦察机进来特地给他们看这些假军备。同时还放假的无线电通信,反正那时候德军日军的密码几乎都被解开了,他们想听啥听啥,想忽悠什么忽悠什么。他们甚至还找了个演员来扮演蒙哥马利元帅,在诺曼底登陆前跑去北非,让德军以为总攻开始还远着呢。诺曼底登陆当天盟军还在其他的假登陆点丢点炸弹,放点枪声的录音,放点假船队出去,丢点假伞兵下去混淆视听。最好笑是一个叫Operation Window的,派飞机出去丢了好多铝箔在海峡里,让德军雷达以为还有大军从calais过来,完全不敢动。这一整个保镖行动牵涉到这么多人这么多地方,居然滴水不漏没有被德军发现,也实在是不容易。

看完这本书发现作者还有一本讲Operation Mincemeat,肉馅行动的。最近刚刚被拍成电影,我打算下一本就看那个。这个故事更加离奇了,也是非常出名的deception plan。不过我刚刚知道的是James Bond系列的作者Ian Fleming也在里面也插过一脚,这个就更加有意思了。说起来,Ian Fleming和double cross system里的著名间谍,代号三轮车(tricycle)的Dusan Popov曾经一起在某赌场执行任务有过交集。三轮车就是我之前提过花钱如流水的国际花花公子。这么一说,大家有什么联想吗?对啦!tricycle就是007的灵感来源之一!当然,他是完全靠嘴骗的,没有007身手。在掉这个兔子洞的时候我同时也发现James Bond这个名字来自于和Ian Fleming同时期的一个鸟类学家。Fleming自己是观鸟爱好者,家里有本书就是Bond写的。当他想给自己的超级间谍起个全世界最无聊的名字的时候,他看到James Bond的书…从此这个名字就再也不无聊啦。后来在布鲁斯南版的007 tomorrow never dies里,007还拿了本观鸟的书假扮过鸟类学家,算是一个对原本James Bond的致意。

还有些零碎八卦,不放出来我也憋不住,就顺便也讲了吧。

当时日本驻德国的大使是大岛浩。他跟纳粹高层特别交好,知道非常多的内幕。但是呢,他也是个出名的小喇叭广播。凡是他在德国高层听到的消息,他都事无巨细长篇大论的用密码发回日本。德军高层其实不愿意他发这些消息,但他坚持日本的密码非常安全。殊不知盟军早已破译了日本的密码,他的消息统统都被盟军当明码截了。而且因为消息从德国传递回日本需要中转,往往盟军比日本还早收到风。诺曼底登陆前不是有个大双面间谍Artist被抓了嘛,盟军一直吃不准他到底有没有招供,到底对整个保镖行动有多少威胁,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看到大岛浩的小喇叭广播才放下心来,知道行动并未暴露。

还有一个是英国人对鸽子的执念。他们认为德军靠鸽子网络传递信息,所以对鸽子间谍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知道鸽子飞累的时候很容易被附近的鸽群带跑,所以特地在边境地带部署了很多鸽群,目的就是拐带飞累的敌军信鸽。当然这个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德军根本就没用信鸽传递信息。英国当时还用信鸽往法国沿海地区发送问卷搜集情报。为了混淆视听还特地多送了好多暗指要登陆calais的问卷。当然大约也没啥用。最好玩是他们还动用了鸽子双面间谍,特地送些有假的德军脚环的鸽子出去深入敌鸽内部,指望德国人发现鸽子有诈,会需要把整个鸽子network停下来一个个排查奸细。当然这个也没发生,因为德国人根本就没发现有鸽子奸细混杂其中。而且因为这些间谍都是二流鸽子,有好多一早就跟着本地鸽群跑了,自己给自己退役养老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轶事。

最后不得不提西班牙裔的超级大间谍,代号Garbo的Juan Pujol García。他也非常传奇。他一早就因为“for the good of humanity”想给英国最间谍,英国没看上他。他就主动被德国招聘了。被德国送去英国招募更多间谍的时候,他根本就没去英国,自己跑去里斯本,靠着英国导游,报纸,广告,火车班次表等等,硬是编造出他在英国的假象。在加入double cross之后多年经营,生生编造出了一个有27个人的庞大间谍组织,给德军喂了大量重要的假情报,同时收了德国好多钱,甚至还拿了铁十字勋章。1944年6月6号凌晨,他按照计划向德军传递诺曼底登陆会当天发生的情报,以增加他的可信度。原本的如意算盘就是靠通讯的延迟,让消息到达的时候德军只能“啊我知道了”但来不及采取行动。没想到当天安排好接受信息的德国operator失职,第二天早上八点才收到情报。这不但进一步巩固了Garbo在德军心中的地位,还让他借题发挥大发了一顿脾气,骂德国情报部门无能失职,威胁要辞职。德国情报部好歹把他哄了下来,又毫不怀疑的吃下了他后续发来的大量所谓“诺曼底只是第一波,还有大军打算第二波打calais打挪威”之类的假情报。其实哪里还有大军啊,盟军的兵都压在诺曼底啦!

双面间谍们除了传递关于诺曼底的假消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保护伦敦。二战后期德军研发出了破坏力强大的地对地飞弹v1(复仇武器1号,我好想打复仇者一号啊),对着英国主要城市打。间谍们传递回去德国关于落地点的数据都故意有偏差,影响德军后续的参数调整,尽量让飞弹的落点远离人口集中的地方。德军制造了三万枚飞弹,发射了一万多枚,有两千多打中了伦敦。如果参数准确,英国的损失恐怕不止于此。这个书里好像没有提到,但我觉得也是一项成就。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Cloud Cuckoo Land

这是一本献给书的情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五个少年少女,一生中各自在最艰难的时刻,从一本书里找到了慰藉。这本书分成了五个视角,加上一本古希腊的残书的片段,一共六个角度,开头是各自一条线,慢慢交缠到一起。

书里最打动我的,是两位性格坚韧的少女。她们的处境在交替讲述的故事里慢慢的被揭示。积累到某一刻,读者忽然领悟到命运将把她们带去的方向,心里咔的一声就裂开来。为她们担忧悲伤,却又无能为力。

书的开头的部分,颇有几段文字非常美。比如这段Anna学习认字的部分,我就非常喜欢:As she sweeps the workroom floor, as she lugs another roll of fabric or another bucket of charcoal, as she sits in the workroom beside Maria, fingers numb, breath pluming over the silk, she practices her letters on the thousand blank pages of her mind. Each sign signifies a sound, and to link sounds is to form words, and to link words is to construct worlds. Weary Ulysses sets forth upon his raft from the cave of Calypso; the spray of the ocean wets his face; the shadow of the sea-god, kelp streaming from his blue hair, flashes beneath the surface.

作者非常擅于把读者带入角色的心理,让读者跟着主角们感受到他们此时此刻感受到的悲哀和无力感。当然,或许这只是我的问题。我读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跑去跟推荐这本书的同事表示,好看,但filled with sorrow。直男同事目瞪口呆,表示,哪里?//倒地

书到了结尾的时候开始收束线索,把不同时空的五个主角联系起来。这时候我觉得有点仓促,虽然有“啊,原来是这样交缠起来的!”感受,但和主角们感情上的链接却因此断开了,有点可惜。

书的中段讲到康士坦丁堡被围城,兵临城下的时候,写到城内的一个底层希腊女孩子,和城外一个底层的奥德曼帝国男孩子各自的际遇。他们不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各自渐入绝境,只让人觉得众生皆苦。想到呼兰说的,“我小时候的梦想很宏大,想当英雄,看三国想当刘备一样的人物,后人在史书里会说,刘备率军二十余万攻打襄阳。有人问,你祖先是刘备吗?我说不是;那是二十余万大军中的一个吗?我说也不是,别着急往下看,刘备率军二十余万攻打襄阳,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借古鑒今,心下悲凉。

ps我搜素书封面的时候忽然搜到The Lego Movie这才想起来为什么名字这么熟悉。我甚至还有一套Cloud Cuckoo Land的乐高呢,特别可爱。

Wikipedia对cloud cuckoo land的释义如下。Lego Movie里过分乐观天真的unikitty就住在这里。这本书中文翻译为幻境,我觉得很贴切。

Cloud cuckoo land is a state of absurdly, over-optimistic fantasy or an unrealistically idealistic state of mind where everything appears to be perfect. Someone who is said to "live in cloud cuckoo land" is a person who thinks that things that are completely impossible might happen, rather than understanding how things really are.[1] It also hints that the person referred to is naive, unaware of realities or deranged in holding such an optimistic belief.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梦境 禁止转出长毛象 · @wuyefeixing
646 followers · 3468 posts · Server m.cmx.im


(安东尼·刘易斯)
快要看完了。

吉迪恩作为一个没受什么教育的赤贫被告,有多次犯罪记录,但是在他年过50这次被控入室盗窃案中,他坚称自己无罪。并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称他没有钱请律师,因此没有得到公正的审判。

1963年吉迪恩胜诉了。首先他赢得了律师帮助权,然后他选择了一位非常合适的律师,在律师的帮助下,已经坐了2年牢的他再次开庭后被无罪释放。9年后吉迪恩去世。

很感慨是因为去年我表姐也遇到了一场诉讼。

我表姐也是一名没受过什么教育的赤贫被告,她快50岁,无业,无房,无车,无积蓄。

她因为前夫的债务被列为共同被告。

一审未出庭,败诉。判决承担30万共同债务。

二审的上诉费和律师费都是借钱支付的。还是败诉。

我表姐的案子本身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确实不公平,确实证据很牵强,确实她主要是被前夫坑的。

不过整个过程就很无助,60年前的美国减免穷人的上诉费。吉迪恩案之后,穷人还可以免费获得律师帮助。

我外甥也是被他爸的债务坑了,后面他没钱请律师就没上诉(他本来是等他爸凑钱的,结果拖过了上诉期),直接根据一审连带责任70万。因为还不出,现在黑名单了。

文明的社会是始终有很多群体在关注如何给穷困无知的群体在各方面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吉迪恩上诉的流程本来应该是提交打印的上诉状给最高法院,但是考虑到穷人可能付不出打印费用,因此对于贫穷的犯人,手写的上诉状也是可以接受的。

天朝拥有无上公权力的人不在乎这件事,甚至也不允许有人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在天朝如果仅仅是没有人帮助你,没有人考虑你的处境似乎已经是种极大的幸运,因为更常见的是各种圈套等着骗你。时刻保持警惕躲过十个还有八百个。

#书评 #吉迪恩的号角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Taste/An immense world
最近书评写不出来,大部分要怪在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这本书上,因为我有个强迫症的fifo模式,这个书评写不出来以至于整个pipeline都被它卡住了。

这本书,和所有我不自量力的去看的物理科普书一样,都看得我脑壳疼。但这本书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他把物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串了起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有高中听历史老师串讲的时候那种“啊,原来这个和那个居然有这样的关联”的感觉,自此看待历史事件/物理学的发展都不是一个单一的角度了。

当然,这种领悟在我终于听到quantum physics和loop theory的时候终止于一脑子的浆糊。唯一的感想就是:理论物理学家都必须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人啊!看到作者压住兴奋说:这个公式对数学的要求很高我大部分的读者可能不懂,但我觉得它太好了一定需要给你们看一下。我忽然就了悟了 - 这和我口若悬河讲各种火箭的逃生系统,或者赛车的halo系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全靠作者自己对这个话题的一腔热爱(和一厢情愿)啊!

所以我就果断弃书了。

其实这两个月还有好几本看了中途弃书的,比如,讲亨利八世的六个老婆的 - 这完全是被音乐剧Six勾出来兴趣。亨利八世是个渣男,但他六个老婆的故事非常的果汁四溅,各有特色,其中包括了非常著名狗血的被砍头的安妮博林。这本书不光讲八卦也讲历史,尤其是当时皇亲贵族们日常生活娱乐等等。其实是很有趣的话题,但我真的是暑假心定不下来没有耐心啊。这本书就过期了。但其实音乐剧six是被另外一本由Antonia Fraser的书inspired的。图书馆没有有声书我就没借。

我顺便推一下six这部非常有创意的音乐剧,用pop rock讲历史人物,每个皇后的曲子风格也都不一样。这个音乐剧最早是剑桥大学两个学生写的,从非专业学生社团表演开始一路走到west end和broadway拿Tony award,是非常有才华的作品。明年巡演到旧金山,我就在等他们开始卖票。

还有一本中途弃了的是一本苏联科幻小说Roadside picnic,节奏有点慢,但想象力超凡。我主要是对他的角色没有很大的attachment,过期了也就算了。我后来才知道这书居然是1977年的!完全看不出年代。一本科幻叫路边野餐是有原因的,算是一个把人类放在茫茫宇宙中时的感悟。这个感悟很有意思,好多科幻小说里也会有类似的概念,比如Adrian Tchaikovsky的Shards of earth,甚至Rendezvous with Rama。但这里不好剧透,就不讲了。

第三本弃的是Mudlark,讲作者在泰晤士河里淘东西讲古的散文。评分其实挺高的,就是节奏有点慢,我最近心不定听不下来。

有两本我倒是非常喜欢,一本是演员/导演Stanley Tucci的自传,叫Taste: My life through food。我其实都不知道他是演员/导演,因为雷万提到我就去借了。他,太逗了!文字特别生动,我常常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得忽然哈哈哈大笑起来。有段他说某片场的早饭,猪油鸡蛋加香肠培根, “this hearts stopping breakfast is hard to resist”,但他得控制着自己不能每天去吃 - 毕竟这个电影要拍五个月,每天去吃他大概活不到电影杀青。又说他爸结婚前去他妈家里,外公特地叫他去杀羊,场面特别血腥他爸被吓晕过去,他外婆十二万分不赞同的看着他妈问:“就他?!” 笑得我。

他是三代美籍意大利人,家人对吃特别有追求,又和华人家庭一样特别没有界限感,非常好玩。雷万说他food snob,吃个意大利面还要挑剔哪种酱一定要配哪种面。但其实我作为一个不怎么讲究的人,也觉得有些酱汁确实适合某些形状的pasta来吃嘛。这种意大利人对食物的小坚持特别可爱。书里还夹杂了他和他朋友家人的得意菜谱,对各种细节额外强调恨不得把读者揪住画重点出来,殷切之情溢于言表。有声书他自己读的,声情并茂非常好玩。但为了菜谱还是得借纸书来看。这本书很轻松,推荐。

第二本推荐的是Ed Yong的An immense world。作者之前有本书叫I contain multitudes,讲微生物的。我个人觉得那本开头挺好看挺长知识的,但看到后来我觉得有点太“顶”,就放弃了。但这本书讲动物世界各种sensory的,内容有趣,深度广度都刚刚好,非常的好看。有声书作者自己读的,居然也读得很好。这本我本来有不少感想,因为pipeline堵住了现在也忘掉了,就…推荐大家去看呀。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今儿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一群科学家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看目录已经笑得我不行。讲历史讲语言学也就算了,讲到地理和气候也就,呃,理论分析也行吧。然后讲到魔戒的化学分析,生物学进化论上的讨论我就开始哈哈哈哈了,什么精灵族的视力啦,为什么hobbit大毛脚啦,ent是动物还是植物啦,等等。最好笑一篇是Saruman’s 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cs),一本正经的探讨基因改造orc的技术难点以及其可行性。还有从生物学方面探讨smaug的飞行能力和喷火能力是否能共存(我记得果壳就掰过一篇喷火可行性的文章)。太逗了!原来Saruman不是法师,是个mad scientist啊!

但更逗的是什么,是我去看Goodreads评分,只有三分有点低啊,我就去看review。大部分是tolkien死忠粉丝说书里有factual errors。这个批评倒是无可厚非。但图里这个review真是exceptionally的较真和nerdy啊!她挑剔的部分,是书里讲隐身的时候提到神奇四侠里的隐身女侠,居然把女侠的名字弄错了!人家不叫Jane,叫SUE!(大写,愤怒嘶吼中)- 哈哈哈哈哈哈好了好了知道你是nerd了,要是人家说Kirk舰长叫Jack我也会嘶吼的。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She said
最近看到个trailer,叫She said。讲nyt记者Megan Twohey和Jodi Kantor报道Weinstein的性侵指控,掀起metoo大潮的故事。Trailer剪得非常好。在trailer里,Jodi问Megan,你是怎么说服受害者站出来的?Megan慢慢的说,我告诉她们,I can’t change what happened to you in the past, but together, we may be able to help protect other people。这一句话听得我鼻子一酸。Megan的饰演者是Carey Mulligan,我留意到她讲话的声音比平常低沉些,语速要慢些,我怀疑现实生活里的Megan就是这样说话的。借到She said的有声书,前言和后记是两位记者自己读的,果然,Megan的声线就是这样。Mulligan真的是个很好的演员。 youtu.be/i5pxUQecM3Y

书读得很压抑。很大一部分是讲述了原本报道里没有提到的细节,包括性侵如何发生,如何被压下去,也包括了原本报道里没有实名指控的女性终于站出来讲述她们的经历。另一部分是记者们如何取证,如何说服受害者,以及一些investigative journalism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报道发布前后按惯例知会Weinstein要他的正式答复那一段,和Weinstein律师团队斗智斗勇,试图保护指控的女性,又要保护自己的报道不让Weinstein有机会指控说是不公平报道。

讲完Weinstein这一段,又分了很大的篇幅追踪了Christine Blasey Ford,讲她是如何出于公民的责任感自愿站出来,以及后来如何一步步被推上Brett Kavanaugh的confirmation hearing的。书里关注的重点不是事件本身,而在于一个性侵受害者站出来需要经历多少压力,多少内心挣扎和反复,以及站出来以后的反噬。

书的前言非常有力量。开篇即说,在metoo开始之前,女性地位已经到达了历史性的高度。当代已经鲜有男性专属的职业,一个当代35岁的女性的年收入可能已经超过了她祖辈女性一生的收入。但同时,女性还是需要忍受职场上和日常生活里受到的骚扰,而施害者不但不会得到惩罚,还往往被同性赞为bad boy。Weinstein报道是一个契机,他本身甚至不算出名,但由他的报道引起的后续的整个metoo浪潮连两位记者也没有预见到。 同样掀起的,也是metoo引起的反弹。她们记录的,不光是Weinstein做了什么,而是他性侵后,有什么周围的人该做而没做的。以及,女性为什么选择不站出来,或者站出来需要经历如何的心理历程和受到怎么样的backlash。这才是她们想要讲的,一个完整的报道。

这本书很有力量,但是是一本看了会很郁闷,觉得无力和无奈的书。我很期待电影出来,希望是和spotlight可以比肩的作品。spotlight我也顺便推一下,拍得非常好,结局处理的非常好。正义似乎得到伸张,但事实上呢,太阳照常升起,受害人依然不断出现。无比真实。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The Witcher
朋友大力推The witcher的电视剧,我看在会耍剑的帅哥的份上看了两集,人物有点多线头也有点多,我基本上就是“啊我看过了”的意思。最近看系列的第一本书,才终于明白了这三条线的关系,现在就在等香香看了书一起回去看电视剧啦。

之前我起心借书的时候,站在图书馆书架前才临时Google了一下到底应该从哪一本开始看。第一本是The last wish,那我就从这里开始看吧。这本书开头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弄明白其实是七个短篇故事,但有一个故事被拆开来用来放在另外六个之间作为承接,同时也被拿来介绍The Witcher的来历。弄明白了这个就容易看了。其中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有几个化借了一点点童话故事,比如美女和野兽啦,白雪公主啦,瓶中妖啦,但不多,也不是同一个套路。他自己也在故事里自己吐槽,说in every fairy tale there is a grain of truth。故事也触及到一些略微深一点的话题,比如人类边界的扩张和原生物种的冲突,爱(父母之爱和男女之爱)的底限到底在哪里,正邪的分别等等。

我看这本书感觉就好像在看武侠小说。其实我一直无法用英文解释武侠这个类别,因为武侠不只是kung-fu story,也不只是fantasy奇幻,也不是国仇家恨的政治小说。我觉得武侠很重要的一点坚持在于“侠”这个字上。这个字也不容易解释,Robin Hood劫富济贫这种对我来说就不是侠。侠对我来说,是有正义的准则,有强大的内心,有志同道合但不需要天天黏在一起的朋友,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当然还要有行侠仗义的能力(也就是,打得)。

The witcher是我在非中文小说里看到最接近中国人心目中“侠”的定义的一个角色了。他有坎坷的身世,冷静但下手也毫不留情,很会打架(还用剑哎,大侠标配哎!),但也时不时吃瘪,有正义感有道德准则但又不死板,还有有趣的而且关键时刻愿意跟他一起赴死的朋友。我仔细想了想金庸小说里的角色,我觉得他大约介于令狐冲和萧峰之间,有萧峰的稳重,少了令狐冲的跳脱,有令狐对正邪之间定义的灵活度,少了萧峰思想上名门正派的束缚,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的朋友Dandelion(电视剧里用的是波兰原文,没有意译过来)是个吟游诗人,为人颇有点艺术家气质(翻译:有点二百五),也是非常可爱的角色。原本Witcher是个孤狼一样的存在,但跟这个朋友在一起两人就一起犯二,特别的逗。(刚刚看电视,第二集把诗人的义气改弱了,有点失望)

这本书我是audiobook和纸书一起看,哪个方便就抓哪个看/听起。主要原因呢,说起来好笑,是因为audiobook读得太传神,里面角色,尤其是下层人民的口音都太重啦!好多根本听不明白!所以会需要回去翻书看。就连看书,因为也用了些现代日常不常用的词,我还需要查字典!//捂脸 但audiobook又读得特别传神,简直一出广播剧,又不舍得只看书不听。所以大家要看的话,也可以试试这样双管齐下(英文好就不用纸书了)。我记得的上一本读得这么in-character的audiobook还是Neil Gaiman的neverwhere。书里witcher吃瘪时候的那个语气,哎哟哟,想起来就笑得我打跌。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因为audiobook更加美好啦。

Ps, 晚上看了电视剧,终于明白里面讲的什么了。就是故事进展太快,失去了不少细节,有点失望。看书和看电影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在这里了。叹气。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Sea of tranquility

Station Eleven作者的新书,故事有点意思,无法不剧透讨论。好玩的是我觉得她夹带私货,在书里明里暗里大力吐槽自己前一本书以及她的book tour。这本书有好一部分我觉得就是写得她自己,有点现实和虚幻纠缠的感觉,和书的主题更加切合,我时不时需要停下来细细分辨一下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故事开头还是有点慢,让人摸不着头脑,到了第二第三部分才开始有点明白起来。她文字很有意思,吐槽book tour里吃到的一盘沙拉:a wilted salad with too much cheese,我立刻就笑了。谁还在旅途中没吃过一盘这样的(往往还overpriced)沙拉呢?还有一句“Edwin is capable of action, but prone to inertia”, 精准打击拖延症患者,特别逗。借来Station Eleven想给娃看,没想到文字这么老练的作者居然这么年轻漂亮。她BC省长大的呢,难怪书开头就落在Vancouver Island那边。这本书算有意思但也不是特别出众的好。好在不长,闲来无事翻翻也挺好。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Moonshot
这本书是Pfizer CEO Albert Bourla讲新冠疫苗开发以及后面所有的产能,运输链,分配以及国际政治问题的一部个人纪录。

在疫苗开发的早期过程的故事有几点颇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是在开头的时候,他们需要决定是开发治疗新冠的药物还是开发疫苗。他们讨论后决定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选择了走疫苗这条路。第二是他问内部科学家们应该用哪一种技术开发疫苗,得到的推荐是mrna。他非常惊讶,因为这是没有出过实验室验证过的技术,理论上风险挺大的。但他仔细回想了一下疫苗研发人员的profile,在life science里其实是偏保守的。因为疫苗在于对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所以疫苗研发人员对疫苗有效性和风险性的衡量标准和以治疗为主的药物开发人员的不一样。如果他的疫苗研发团队都认为mRNA疫苗值得一试,他们心底一定对这个技术有足够的信心。这段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知道mRNA技术研究了很久了,也隐约觉得大概是一个应当结果的阶段了,但看到这里才相信mrna技术成熟到了一个很多疫苗开发的科学家都认为值得一试的地步。

然后第三章全是干货!讲正常疫苗从开发到测试到最后进入生产阶段的流程如何,而为了在一年内开发上市,辉瑞做了哪些改动加快速度。我这种nerd看得心旷神怡到想站起来去跑圈的程度。他们的改动挺有意思,一是在第一个candidate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做一期试验,并且是同时试验不同剂量。第二个出来就在第一个基础上试验比较,效果不好就立刻丢,效果好就丟前一个。这样手里有的永远是方案中目前最有效的两个,当然,缺点是有可能错过最佳方案。第二是扩大三期测试的人数,这样可以尽快达到答案。其中他详细解释了双盲实验如何做的,非常有意思。第三就是预测各地的感染风险,尽量在风险高的地方做三期,尽快攒够病例出结果。第四是生产线方面,开头就采购所有方案的原料囤起来,一旦有结果立刻就可以用。而且好多原材料从不同国家进口,他们为了减少运输网路熔断和国家出口限制的风险,也做了不少冗余的准备。第五也很好玩,因为他们暂时没法解决需要低温储存的缺点,他们选择live with it。但为了保持低温,他们腾出几个仓库改装成橄榄球场那么大超低温冷库。为了运输,设计了可重复使用的箱子,里面还有温度仪,gps,光感器,可以实时知道箱子在哪里,温度几何,有没有人开过箱子等等,可谓物联网正确用法范例之一。最神奇的当是ceo问干冰哪里来的时候,生产部门说,我们算过啦,大概才需要全美干冰产量的百分之一二而已,但主要问题是运输。所以,我们就在自己厂房里做干冰好了。最后所有的预算出来,是二十亿。他想了想,当CEO第二年就亏损二十亿是不太好,但是呢,公司也不是承受不起。我看到这里不由感慨big pharma真是财大气粗… 所幸如此,坚持没有拿Project Warp Speed的钱,所以后面可以保持政治上相对独立,甚至还能跟政府谈条件做交换。

其实到了第四章已经讲到疫苗开发出来了,我一方面觉得“哎怎么这么快,那后面讲啥”。另一方面我听他说等待疫苗有效性结果的时候的事,忽然想起2020年的时候开头对吉列德的remdesivir抱有厚望又发现它不是神药的时候的失望, 然后在感恩节前知道mRNA疫苗的有效性居然是95%的时候,那种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光的感觉,非常感概。

疫苗开发出来了只是阶段性胜利,后面且有生产运输定价分配等等的坑等着。有两段关于定价和疫苗数目的也很有意思。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最早疫苗不够的时候,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节省点可以一个五个单位的疫苗瓶子里可以挤出六个单位来。原来他们一瓶的内容是2.25ml,一个单位是0.3,其实确实是六个单位都有余。但关键是在针头和注射器之间会有一个dead volume,开头他们比较保守,只愿意按照五剂申报。但因为大概有40%的浪费,他们决定从针头和注射器下手,测试了市场上所有的针头注射器组合,找出浪费量最小的几种。然后因为他们自己是大公司,找供应商要求他们以最大产能生产这些注射器组合,在这种组合占领大部分市场后,就放心去改申请变成六个单位。有些地方用疫苗用得特别小心,甚至可以挤出七个单位来。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解决方案的思路。我自己在个小公司,在外跟人打交道遇到类似问题都委委屈屈的内部消化,没想到大公司可以用改变外部条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个挺开拓思路的想法。

定价也很有意思。原来医药市场定价是这个思路:用了我的药/疫苗,可以减轻医疗系统多少费用。如果一个药给一百个人用,降低了五个人入院的风险,那么定价就是五个人入院的费用平摊在一百个人头上的数值。他们最早按照百分之六十的efficacy算疫苗价值,大概是六百一针(按照95%算就不得了了)。但他们原本想着全球危机,按正常新疫苗的价格算个公道价,那就是一百多一针。但最后他们决定降低到流感疫苗一样“一顿饭”的价钱。Bourla花了一个章节讲如何想要疫苗平等,而不是只让高收入国家得到疫苗。所以他们按照国力分了三层,发达国家一顿饭的价钱,发展中价格减半,然后低收入国家就成本价。甚至在后来和美国政府和covax合作捐疫苗的时候,他们的条件就是:捐给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是要求所有人都能免费有access的。在这个“care for everyone”的想法上的坚持我非常敬佩 - 科学家出身毕竟总还是有那么点天真和坚持。事实上,新冠刚开始的时候他划出的三个重点我就很钦佩:如何保证员工的安全?如何保证医院重要药物的供应?如何解决新冠? 第二个是我尤其没有想到的。

这本书我感觉有点像Creativity Inc给我的整体感觉,有点企业管理,有点技术,还有不少behind the scenes,读者如果预设了对它的归类可能会有些失望。但如果放开预设,当作是Dr Bourla作为一个前线亲历者的个人记录,我觉得就挺好。不过这不是documentary,也只讲了pfizer,所以必然有他个人的偏好,读了万万也不要就把pfizer当神了。

下面我私人感概一下。现在我们去打疫苗随去随打,我已经忘掉了当时供应短缺,需要上网抢appointment去体育馆打疫苗,打到了觉得特别开心,然后又开始担心海外的家人什么时候能排到的时候。也忘掉了当初听说初步trial结果是95%有效的时候觉得too good to be true,直到以色列的数据出来证明真实的efficacy真的就这么高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那些时刻,看看现在几乎已经恢复正常的生活,更加感激当时在未知的前线拿命去拼的医护人员,还有在科学前线拼搏的科学家,保证药物和疫苗的产量和distribution的第一线工作人员。

书里我看到有些悲哀的,是竟然还有不少需要自辨的地方。比如当初疫苗有效性的结果刚好在选举后宣布,确实是数据还差一点点不能揭盲,不是故意给川总难看;比如为什么开头不把疫苗全部给美国;比如为什么分tier定价,为什么有disclaimer,为什么不支持IP公开,为什么ceo没有插队打疫苗,为什么先在以色列试点等等。虽然是set the record straight,但本身这些事情需要辟谣解释我就很替他们不值(刚刚在看Bill Gates那本How to prevent the next pandemic,开头好大一部分也是在辟谣,也是觉得很悲哀)。当初疫苗阴谋论严重的时候,我在家长群跟人辟谣。她们声称拜登Harris直播打疫苗打的都是假的,说疫苗有问题的力证之一就是“辉瑞的ceo自己都没打” - 当初疫苗产量有限优先高危人群,ceo年纪没到还没排上队好不好!其实真要先打了,没准又是一顶“以权谋私插队”的帽子。这是疾病和疫苗被政治化的后果,真是想起来就好无奈。

这是当年nyt讲biontech的文章:
nytimes.com/2020/11/10/busines

这是2020年十一月nyt讲moderna和pfizer的深度报告,我觉得写得非常好的一篇。
nytimes.com/2020/11/21/us/poli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Human errors及其他
几本书随便记一下。一本是Human Errors,我之前看到视神经的时候发过贴惊叹过一下。后来还有不少例子,我当时没做笔记现在就不记得了。但这个短评我写下来了所以还有:人类就是一堆legacy code,长久慢慢演化过来,是不那么称职的码工不断偷懒打补丁“能用就行”留下的。慢慢的就变成除非花大力气refactor不然没法efficient,但既然能程序能跑…也没有人有动力去refactor,就一直这样下来了。挺有意思的。

看完Spying on whales,被图书馆推荐了一本The soul of an octopus。这本是个女作家,她为了写章鱼,在新英格兰水族馆泡了几年,不但和好几只章鱼有了非常深的感情,和水族馆的人们也有了很深的感情。一本书不只是科普,而几乎是一个love story。作者对这些章鱼这些动物这些人的温柔记忆reached deep into me。那么巧我看完这本书就去波士顿出差,根本就住在这个水族馆附近,所以我走之前还特地排队四十分钟进去溜达了一圈。这本书不知怎的让我对这个水族馆也有了感情上的羁绊(就好像Spock让我对蒙特利尔水族馆有了更加深的羁绊一样 - 我走过水族馆的鲸鱼骨架下面就想到Spock也从这里走过)。 我提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人提到纪录片My Octopus Teacher,其实那部纪录片的拍摄者也和他拍摄的章鱼有着非常深的attachment。大约因为章鱼真的是非常智慧的生物,很容易让人对她们有感情上的共鸣。当然,我去波士顿水族馆找到的章鱼,看了看,没有共鸣 - 一定是我不够智慧。

有几本没看下去的。一本是Matthew McConaughey的Greenlights。这本书评分很高,在nyt的畅销榜上也待了很久。我排队排了很久,但我真的不喜欢。我一直都很怕Matthew McConaughey,一直觉得琢磨不透他,对他演的角色也没有感觉。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他讲述他家庭的关系,我真的不太能够接受这样的家庭里的相处方式,但他却觉得自己的家庭是有爱的。也许这就是我一直无法get到他的原因吧。我忽然想起来前几天看到一句话:不被父母爱的孩子不会停止爱父母,他们只是不再爱自己。

还有一本Hooked,讲万恶的食品工业如何让你上瘾。我知道他讲的是对的,但是,come on,让我无知的堕落下去吧!我就放弃了。

有一本我看了小半尚未有机会看完的(图书馆书来如山倒),Priceless,FBI art crime组的创始人的自传。那么巧我刚看完Isabella Gardner Museum,他开头就讲他卧底去找Gardner美术馆失窃的画。我在飞机上看到差点叫起来。这本书讲的不是破案,而是他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传记。和我预想不一样(我原本以为我要看catch me if you can),但也有趣。唯一一点就是应该配合google服用,看到他书里提到的画应该立刻去放狗,所以在飞机上看就很着急。有一点他提到的也很有意思:不要以为艺术窃贼都是雅贼,好像Thomas Crown Affairs里那样,其实艺术窃贼的共通点只有一个,就是贪婪。画作很多时候是被拿来在非法交易里做collateral的,并不是为了欣赏。还有一点是其实被盗的艺术品,尤其是珍奇的艺术品,很多时候因为根本无法出手,最后流落二手店。其实非常可惜。 这本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让我先把手头的书看完再说。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The Buried
10/3/2020
推荐本书。
The Buried是何伟(Peter Hessler)在埃及经历阿拉伯之春的故事,一本书里穿插着讲了历史政治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虽然我总在政治的部分drift off,但我非常喜欢他生活中的各种普通埃及人的生活。他着重讲了三个朋友,一个是他非常可爱的收垃圾的朋友Sayyid和他的家里长短,是底层埃及民众的一个代表。一个是他的阿拉伯语老师Rifaat,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埃及传统的冲击的代表。一个是他的翻译朋友Manu,则是身在阿拉伯国家的同性恋的种种不易。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过好多年的人,何伟还着重讲了一群在埃及的中国人的故事,都非常好看。

何伟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人,成天跟着垃圾工到处跑听八卦,以至于有次他跟Sayyid蹲在街口聊天的时候,Sayyid的一个主顾路过,给Sayyid一些过节的小费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又拿出钱来要付给何伟。我看到这里哈哈哈哈笑到滚地。

书快要结尾的时候,他很巧妙的链接起了两代埃及难民的故事,一个是五十年代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矛盾激化,散尽家财逃离埃及的犹太人一家的故事,一个则是他的同性恋翻译朋友Manu在阿拉伯之春尾声,一步步计划着逃去德国在那里慢慢立足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非常让人感概。每一个从故乡抛弃一切逃出来从零开始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得已。他最后带Sayyid一家去参观埃及博物馆的故事也有趣又感人。

这本书我数次塞到香香鼻子底下叫她看,作为一个已经有网瘾attention span超低的teenage,她也看得下去,大约因为书里非常有烟火气的生活故事吧。书的audiobook是Peter Hessler自己读的。我意识到,这书里时不时有阿拉伯语和中文出场,这三种语言都会的人还真不多。作者读自己的书读得好的不多,何伟算是一个。

Manu的故事在New Yorker上有一篇文章:newyorker.com/magazine/2019/04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既然阿波罗了…

Apollo 13
7/15/2019
续借了两次,中间历经了疯狂赶工加班和一次两周的roadtrip,我,终于看完了这本原名Lost Moon的Apollo 13!

不耐烦看书的可以直接看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Apollo 13。重大事件基本符合,略有戏剧夸张(比如medical mutiny,不过是指令长把体征检测拔了而已,还立刻告诉了地面)。电影由于时间限制只挑了几件比较容易推进剧情的事件来讲,两个重要的调整路线的burn只提到了一下并没有展开。整件事高度总结起来基本上就是:快到月球的时候二号氧气罐忽然爆了,造成的损坏连累了一号氧气罐,以至于指令舱没有足够能源保持系统上线。三个宇航员挤在登月舱里关掉所有的系统节省着用水用电用氧,一路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成功回到地球。

因为事件已经太广为人知,我看书主要是为了看是技术细节。到底有什么问题,谁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等等。每一步看得都经过了同样的心理历程:“啊怎么又出问题了!怎么办?啊,竟然这样解决啦?啊!太厉害了!!怎么可能!! ” 我感触最深的其实和当年看The Martian一样:在这种catastrophic的情况下,解决问题靠的就是两点:one problem at a time,以及never give up。只有一次专注于一个最紧迫的问题上,才不会被overwhelmed。只有不放弃,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个方案其实放之四海皆准,但在apollo 13事件里,看到这么多人齐心协力的把这个原则执行下去,特别感动。

既然看书看的是技术细节,那么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到底哪里出了错。书最后有一段事故分析,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写得详细却简单易懂,我非常佩服。这里试着转述一下。和大部分后果严重的大事故一样,apollo 13的氧气罐事件不是一个单一的严重问题,而是一系列小问题叠加起来最后爆发出来的。氧气罐事故最早的问题出在一个安全阀上。阿波罗的液氧需要被保持在一个温度区间内,要既能保持液态,又能够保证一小部分能汽化出去用,所以需要一个加热器。氧气和加热放在一起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加热器上有个安全阀,温度到达80度就会自动断开。当时的设计是根据服务舱的最大输出电压28v来的。但后来能为了快速加压,设计改成在地面上可使用65v,系统里所有的东西都改了,唯独这个安全阀忘了改。这倒不是件大事,因为加热器也只有在服务舱在太空被使用的时候需要发挥作用,28v没问题。跟着这个液氧罐被装到apollo 10上,又被更换下来。更换过程中磕了一下,事后复查没有安全问题,就又被装到了13上。在发射前,液氧罐被装满测试,也没问题。测试结束却出了小问题:液氧无法排空。排空理论上是个简单的操作:进气口放氧气进去,气压变大液氧就排出来了。但由于之前磕了一下,进气口接口有点漏气,所以气压上不去。这时候有人提出个非常棒的想法:加温嘛,慢慢的液氧都气化了不就出来了么?于是连上了地面的65v,开了加热器。28v的安全阀立刻超载被焊死了。氧气罐里没了感应温度的安全阀,温度一路升高到1000度,活活烤了八小时,内部保护电路的taflon也被汽化了,露出了裸线。等到上了天,开动风扇搅动液氧的时候,一点点火花就足够引起爆炸了。你会说:等等!地面上这八个小时里没人检查过里面的温度吗?有!但是!因为有个安全阀的阙值80度那里,仪表盘显示的最高温度也就到八十!所以就算里面一千度,外面看到的还是最高温度八十.... (顿时联想起我们unit test多少个都没用!总会有个没测到的condition!)所以一系列的小错误叠加起来,就变成了这么一个大事故。

虽然形势一直都很紧张,但地上天上都还有点力气开玩笑。因为回程全靠登月舱拖着服务舱和指挥舱,负责登月舱的公司Grumman的工程师在解决了如何让登月舱保证三个宇航员的生存的基本问题后开始给负责建指挥舱的公司写发票:拖车费用几何,充电费用几何,氧气几何,住宿费几何,排污处理几何,小费几何,甚至还因为是国家工程,给打了20%的折扣。 指令舱飞行员Jack Swigert一直很怕自己一不小心按错按钮把队友和登月舱一起弹射出去了,特地写了张NO的纸条贴在登月舱弹射的按钮上。到了最后准备抛弃登月舱的时候,地面问他:你们拍的照片的胶卷都拿回来了吗?他答:都带回来了。我们甚至还记得把指令长Jim也带回来呢。

阿波罗13的事件因为对Nasa后续载人航天计划的影响太大,所以Nasa多年来一直不愿意太过宣扬。指令长Jim Lovell回到地球后就跟队友说我们一定得把这件事写成书,但一直到九十年代太空穿梭机年代这本书才终于能成型,最后九五年被改编成奥斯卡提名的电影。

电影两个有趣的trivia我觉得不可不提。第一是电影里的失重状态拍得特别像,我和翅膀猪都特别好奇特效怎么做的。我后来回去看imdb,发现厉害了,这都是真正的失重状态!他们借了nasa训练宇航员的vomit comet,飞了617次,每次拍二十秒左右的失重镜头!最后一共积累了大约五十分钟的失重的镜头。617次!天!啊!!据说三个演员都非常骄傲他们在vomit comet上没吐,倒是可怜的摄影师完全受不了,还得陪飞,我太同情啦!

第二个有趣的是当年电影试映的时候,有个观众给差评,说这剧本也太扯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可能全部生还!这也太好莱坞了!But guess what,1970年,在这种不可能的状况下,Nasa做到了!

今年七月十六号是登月五十周年纪念。我不得不再次感概,以五十年前技术,人类居然能够登月返回,轨道计算可以精确到秒,这完全是一个结合了科学,技术,和人类努力的奇迹,这叫我如何不崇拜当年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啊!

ps图书馆的书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常常看到眉批。比如这位,特地换算了一下指令舱入大气层的速度记下来造福后人 - 因为要是他不写,我就要拿出手机开始算啦!

#书评 #space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Rocket Men
今年登月五十周年(这是2019年)出了部Apollo 11的纪录片,而这本书是去年的,讲的是1968年人类第一次绕月飞行的Apollo 8。

当时美苏搞太空竞赛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啦。68年正逢美国在越南战争里不断吃亏,内部社会政局也都不太稳当。这时候离当年肯尼迪下在70年前登月的军令状还有两年时间。Apollo 8本来的目标是69年初绕地球飞行测试登月舱的。不想CIA发现苏联在搞一个大火箭,摆明了就是要登月的,美国着急了,硬生生在68年八月把八号改成了在68年底绕月飞行。而在这以前,人类就没离开过地球的重力场!

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准备,登月舱还问题重重,土星五号的火箭在第二次试射中发现重大问题(还是一级二级三级每一级火箭都各自有各自的问题!),虽然改进了一下但还从来没测试过!最后nasa的决定是放弃登月舱来抢去月球的先机。这个决定当时得到了不少反对。登月舱除了登月,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在command module出问题的时候做救生艇的。两年后Apollo 13升空两天后氧气罐爆炸,三个宇航员全靠登月舱的救生艇作用才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比较需要记下的是阿波罗13的指挥官Jim Lovell就是Apollo 8的成员之一。这位不太幸运的宇航员一次在离月球表面60迈的的轨道绕了十圈,一次飞到离月球两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返航,两次都离月球那么近,硬是没踩上过月球表面,只能说是命了。

回到阿波罗8,因为时间太紧迫,好多东西都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没操作过。这对安全至上什么都恨不得测几次nasa来说不是一般的冒进。指挥官Frank Borman估计自己有1/3的机会没法活着回来,他太太Susan则根本以为这是有去无回的一次,承受了巨大压力。当时NASA的估计是Apollo 8有五成机会成功完成任务。说是这么说,但nasa的计算真是精确。第一次绕到月球背面的时候,apollo和控制中心失联的时间精确到了秒,把Borman惊讶坏了。他感慨的时候Anders逗他,说没准控制中心决定不管发生什么事,到点就断通讯呢,唬的Borman还真焦虑了一小会儿。等他们从月球后面绕出来恢复通讯了(差了一秒),Borman还忍不住跟地面确认:真的准到了秒,你们那边真的没到点拉闸吗?轨道计算也是非常精确。当时预估的绕月第一圈轨道最远是170迈,最近60迈,最终达到的是是169.9和60.5 (注:这个数据和我在wikpedia上看到的不一样,存疑)这是五十年前啊各位!

当时也确实有很多小事故,天上地下两边互相瞒着。比如上天后Borman忽然就病了,上吐下泻还发烧 (满仓都是他的呕吐物和啥啥!)。他不想因为这件事被召回去,坚持不通报控制中心,十几个小时后才想出个比较秘密的方法通报的。在飞去月球过程中他们需要test burn一下sps以确保他们到了月球能够调整轨道以及最后脱离月球引力回来,结果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可把地面给愁坏了,需要决定是否返航。这时一位工程师提出有可能是氧化剂里的氦气升空时产生了气泡,需要烧一下才行,跟大冬天车发动的时候需要预热一下那样。地面决定这个想法很有可能,但就不跟宇航员讲了。最后虽然确实没事,但每次apollo需要用推进器的时候地面都焦虑到不行,尤其是每次engine burn都在月球后面看不到的地方,只好数着时间等他们出现。到了TransEarth Injection的阶段,就是推进离开月球引力回来地球的关键时刻,明明已经有天文台报告有apollo的visual了,但一直没法建立通讯,控制中心不断呼叫都没回音,急的要死,后来才知道,他们忘了调整天线打开通讯啦!恢复通讯后Lovell说的第一句话是:Please be informed there is a Santa Claus. 这次飞行刚好是圣诞节,在TEI burn之前两个半小时他们刚给地球做了个直播,读了一段创世纪。

还有个小事故。地面上测试飞船的导航系统的时候,咱们软件工程师的祖师之一Margaret Hamilton的女儿按了P01这个重设指令,把电脑玩当机了。她向Nasa反应了这个问题,NASA说,我们的宇航员都highly trained,这事儿怎么会发生呢。结果这事儿还真发生了!Lovell在回程路上做每日校准的时候,一不小心按漏了两个数字,按下了P01!导航系统觉得回到了launch pad上,重设数据然后开始试图用推进器矫正位置。所幸Hamilton写程序的原则之一就是尽最大努力保持系统不崩溃,电脑算是没有直接黑屏,Lovell最终重新校准了导航系统,可算回来了。这个经历也直接影响到了Apollo13的成功返回:服务舱爆炸后为了省电关闭了导航系统,重启的时候猜猜怎么着,当然又是Lovell手工校准的。

他们终于落地(落海)被捞起来的时候,第一位开舱门的海军士兵一开门就本能往后一退。Borman事后问:是因为里面入大气层后一路翻滚都是垃圾的原因吗?士兵答:不是,长官,是气味!他们都好好的笑了一通。想想也是,出去第一天就被生病的Borman又吐又拉的,六天后回来,在翻滚过程中Borman还又吐了队友一身。好在两个海军出身的队友也不计较了,取笑他们的指挥官说:典型的陆军,落水就不行!他们上了直升机就赶紧刮胡子,好一回到航母上就直播见人。Anders这位就比较搞笑了。他在出发前试过一下太空拉屎的可行性,下定决心绝不在路上拉,出发前和途中都坚持只吃低排放的食物。等他回到人间做完基本检查,需要做的头等大事当然是找个厕所解决问题。偏偏这会儿总统要和他们通话,他脾气上来了说老子不管谁要跟我说话老子就要上厕所!最后是个可怜的医生拉着线进来让他蹲在马桶上接了这个重要的电话。

总之,虽然时间很赶,一路都有小波折,阿波罗8号任务在50-50的几率下竟然完成了任务,还创造了数个第一:第一次穿过凡艾伦辐射带,第一次离开近地轨道,第一次离开地球引力,第一次从太空看到整个地球,第一次绕月,第一次看到月球背面,第一次月球直播。他们也成功的勘测了登月地点,测试了月球不规则形状对绕月轨道可能有的影响(结论是极小),测试了辐射带对人的影响(极小),为后续的登月任务铺平了道路。Anders在这次任务中拍摄的“地出”照片成为后来环保运动的标志性照片。我第一次看到的大彩页时候也被震到了。就如书中所说:The astronauts had come all this way to discover the Moon, and yet here they had discovered the Earth.

最后推荐一下阔阔推荐的PBS这个讲apollo 8的节目,充满了技术细节,绝对满足技术控的需求:pbs.org/wgbh/nova/video/apollo

ps. 有个趣事。不知有没有人记得Top Gun开头阿汤哥在空中跟苏联飞行员比中指那场。这事儿Bill Anders在他的飞行员日子里还真干过一回。那时候他去赶苏联飞机,苏联飞行员笑嘻嘻对他挥手,他抬手给了个中指。回来报告的时候战战兢兢的报了,大家笑了一通。过了好几个月,回复终于来了,另一个美国飞行员去赶苏联飞机的时候,苏联飞行员打了个横幅出来:我x你妹!

另一件是之前一直弄不明白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们吃喝拉撒睡怎么解决。这次终于在书里细细的描写了一下,尤其是人生大事如何解决的。真的是,非常恶心啊......我描述给香香妞妞听,成功把他们两个也恶心到了。所以上天这件事儿,我想我还是坚决不干的。

#space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The big short
这本书久仰大名,看过电影,知道是本non-fiction改编的,但一直assume是本深奥的书,压根儿没想过要读。前不久找书看到了忽然想起来试一试,才知道原来错过这么多年。这本书不是一本沉闷的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财经小白也看得懂的科普书/大时代里各种人物的传记/华尔街thriller啊!

书里跟踪了几组重要人物,有正经的华尔街出身的Steve Eisman带领的Morgan Stanley属下的对冲基金公司FrontPoint团队(电影里Steve Carrel的角色),有弃医从商的单人奇才Michael Burry(电影里Christian Bale的角色),还有一队年轻人的私人投资公司Cornwall Capital发现一个投资市场巨大漏洞后投资成功,然后偶然发现次贷市场的潜力并下注。当然,还有大力推动了次贷信用违约保险 (credit default swap)市场的发展的德意志银行的对冲基金经理Greg Lippmann(Gosling的角色)。这四组人物代表了整个次贷危机里重要的几方推手,他们看到了华尔街金融机构的盲点,看到信用评级的弊端,看到政府监管的缺失,看到身在其中的基金经理们的不负责。因为他们的眼光和实打实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他们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正是他们看到的“机遇”制造了这个次贷credit default swap的市场,为次贷危机推波助澜,生生把一个巨浪放大成了海啸,波及了无数老老实实工作交税付房贷的无辜普通人。他们不可避免的成为这个全球金融危机上有着不可忽视责任的重要一环。

书开头分几条线介绍了各组人物的背景,以及他们如何发现并且进入(或者发明)次贷违约保险的市场的。人物丰满有趣,各自发现这个机遇的过程也有如侦探小说。这几组重要人物都颇有点不同寻常,尤其的Eisman和Burry,还有Cornwall capital的Ben Hockett都是活生生的Asperger患者啊。但就因为这点不寻常,他们不被市场上的普遍想法影响,而且用那股专研的劲头去把打包在一层层的债务担保证券(cdo)里的贷款弄明白,看清楚。

他们分别发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是cdo里的房屋贷款的质量问题,收入不符合要求或者信用评分低的贷款人都能借到钱。而这些质量上的问题很多都在被打包成mortgage bond之后被掩盖了。比如,信用评级的时候,居然看的是包裹里房贷申请人的平均信用分。只要上过统计学必然已经知道用平均值来估算分布是多么不靠谱了。

第二,是更加离谱的,当你把很多个不靠谱的评级低的subprime bond重新再打一次包以后,忽然就因为包括了多种投资被认为是diversified的投资了,整体评级就高了。就是因为这样的评级,导致很多pension funds盲目信任了评级而大量买入cdo,导致次贷危机后很多普通人的退休金化为泡影。

第三,是一个市场上的赌徒心理,大家都觉得房市崩溃导致金融市场崩溃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一直到市场奔溃前夕他们还盲目相信问题不会太大。但事实上,根据Michael Burry的计算,只要有了8%的default rate,这个层层叠起的高塔就轰然崩塌了。

第四,就是金融市场对variable rate mortgage的错误认知。普遍的想法是只要房价还在涨,variable rate的低利率到期的时候,就能换一个同样便宜的新贷款。很少有人愿意想到当经济放缓人们失去工作房价下落的时候,这些贷款的default rate。Michael Burry在研究了这些次贷债卷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在低质量的房贷的variable rate kick in的那一刻,就是整个市场崩溃的时候,也就是2007年中。他一点都没错。

最坏的一点,是从投资银行到评级机构甚至到监管机构,所有的人在算这些default 风险很大的variable mortgage bond的回报率的时候,都是按照利率涨了以后的高回报率来算的,但没有想过在短期的低利率过期后,贷款人不是refinance了就是default了,根本不会有人付这么高的贷款利率。所以这个所谓高风险高回报率,根本就只有高风险而已。

最后到了次贷危机爆发前夕,他们已经看到天边乌云,远处已经开始下雨,但雷还没有劈下来的时候,紧张如惊悚小说。Michael Burry因为把投资几乎全部压在了credit swap里,而就算default已经开始了,而bond价格居然不下跌,他不断的需要填资金进去,投资亏空越来越大,他的投资者已经跟他都闹翻了,而他还咬牙坚持在那里,坚信他的判断是对的。直到最后雷雨终于下来,他的投资回报率达到489%。然而书读到那一刻,心里没有主角咸鱼翻身的喜悦,只有无尽悲凉。

书里的几个人物也颇有些有趣的轶事。Cornwall的Ben Hockett(Brad Pitt演的角色)是个无可救药的末日悲观主义者。他本来住在湾区,有次他的partner跟他打电话吵架,气他说:你根本就住在faultline上你跟我讲风险!!Ben闻言哐的挂了电话,然后就失联了两个月 - 他搬家去了… Michael Burry读医科做residency的时候白天黑夜上班,仅有的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去写市场分析的文章。他后来实在受不的不是这种schedule,而是做医生居然需要跟人打交道这件事,于是拿着他父亲医疗事故的赔偿金做起了投资公司。他一直认为所有的和人打交道的awkwardness都来自于他的假眼,直到他的儿子被诊断为Asperger他都不信:第一,我是医生我怎么会不知道,第二,这不和我小时候一样的行为么,没有问题嘛!最后他去读了下书,大惊,每个症状都对得上他自己的行为,这才终于接受了这个诊断。

我之前还提到Cornwall captial的Jamie Mai和Charlie Ledlen起家的时候是靠一个投资市场的漏洞,这个也很值得一讲。(Cornwall在电影里改叫Brownfield capital,哈哈哈哈哈)他们开始的第一次成功,就是靠的长效期权的一个特点。当时capital one被调查,股价跌到$30。Cornwall认为正常来说capital one的股价应该是$60,这个调查的结局无非是两个:一是没啥事,股价回到六十,一是彻底倒闭,跌到零。这是几个月内就能见分晓的事情。但有一种长效期权(Long 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security, LEAP)的定价用的是这样一个模型:它是按照正常情况下,按照机率拉bell curve估算的,比如,如果今天capital one的股价是30,那么两年后股价是$35的可能性大过股价是$40,股价$40的可能性又大过$50,等等。这个模型对于未知公司确实可算statistically sound,但漏洞就在于capital one的将来不但不是未知,而是在几个月内就会发生剧烈波动。Jamie和Charlie以$3出头的单价买了8000个unit 的LEAP $40的期权。如果赌输了,capital one的股价跌到$0,他们输的也就是$26000,而一旦股票涨回去,他们赚到就没有上限啦。光这一笔,他们就赚回了半个米。这就是他们如何在几年内从$11万起步资金一路做到了三十米,然后才有资金(削尖了脑袋)挤进了次贷credit swap的这趟车。

看完这本书,最让人沮丧的,是没有consequence。次贷危机来自于各方各面的问题,从最早不负责任贷款的金融机构,到抓住评级机构的漏洞制造出各种基于次贷的衍生产品的华尔街,到无能甚至故意放水的评级机构,到人浮于事的金融监管部门,个个都有可能阻止这一场危机,但没有一个起到该起的作用,反而都在从中牟利。到了最后惊涛骇浪卷走了跟他们本来毫不相干的普通人,而这些人带着自己从中带来的利益,却一点责任都没有被追究。更气人的不但没有追责,反而还需要用纳税人的钱去把这些金融机构捞出来,because they were too big to fail!真是,讲出去人家都不会信的烂剧本,偏偏就这样发生了。(同时可以对比一下Obama那本promised land里讲他的角度看到的too big to fail的情况。)

这本书非常涨知识,也非常抓人好看。难怪当年在nyt的best seller单子上呆了半年之久。书和电影相辅相成,我都觉得很厉害,值得推荐。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Kaiju Preservation Society
John Scalzi是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这个但凡在推上跟过他就知道了。你看他话痨就知道他有死线而且很快就需要闭关。所以这本书的后记就是一大篇“为什么我另一本小说拖稿了(because the world is against me),但是你看,我写了这本,ta-dah!” 哈哈哈哈!

后记里他说:”KPS is not, and I say this with absolutely no slight intended, a brooding symphony of a novel. It’s a pop song. It’s meant to be light and catchy, with three minutes of hooks and choruses for you to sing along with, and then you’re done and you go on with your day, hopefully with a smile on your face. I had fun writing this, and I needed to have fun writing this. We all need a pop song from time to time, particularly after a stretch of darkness.”

That’s exactly what it is. Enjoy the ride.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kao
121 followers · 527 posts · Server alive.bar

算了,不跟他们美国政客生气了。贴个旧书评

Slightly out of focus
作为一个吃了鸡蛋会为母鸡倾倒的花心大萝卜,前不久才声称因为Open的开篇第一章爱上Agassi,而这个礼拜已经改投新欢脚下。这个礼拜的新欢是著名二战摄影记者Robert Capa。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只要看过诺曼底登陆的照片,你就见过他的作品。

Robert Capa不是他的本名。他是一个出生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人。西班牙内战的时候他去做了战地摄影师,和当时的助手/未婚妻合用这个Robert Capa的笔名发照片,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最像美国人啦。未婚妻后来用自己的美式笔名Gerda Taro发表照片,但很可惜,在战争中遇难,是世上第一位死在前线的女性摄影记者。Capa自己上前线拍过西班牙内战)l,在汉口拍过抗战,在欧洲北非拍过二战,见证过以色列立国,最后在越南的反法战争中踩到地雷过世,时年四十而已。

我原本只知道他的作品和一点点生平,对其人毫无了解。这本Slightly out of focus,讲的是他跟着美国军队去二战前线的故事。书由他穷到响叮当身上只有一个quarter,收到Collier’s杂志的邀请做前线摄影记者开始。他因为是匈牙利人,在美国在英国在盟军眼里都是“enemy alien”,但凭借他的如簧巧舌,大量的酒精和烂极的poker水平跟人称兄道弟坑蒙拐骗,一路给他从美国进了英国,去了北非进了法国,混进了好多不该进的地方。这些冒险被他讲得妙趣横生,我听audiobook听得常常笑出声来。

比如他刚到北非的时候,在记者营随便找个离门口最近没有床铺的地方睡下了,一晚上做梦被轰炸,热浪把脸都灼伤得火辣辣的痛。等他醒来,发现脸居然真的火辣辣的,而且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大叫救命。人家跑来救命,一看就骂他,哪个蠢货会睡在臭虫最多的地方! 他带着肿起来的脸和睁不开的眼睛跟车出去采访,不想见人,出去采访路上要求去路边一丛仙人掌哪里解决生理问题。他一路冲过去,隐约看到一块牌子也没理,走近了裤子脱了一半发现牌子上写的是“警告!地雷”。他拎着裤子进也不敢退也不敢,大叫请司机回去帮忙找人排雷器材回来救他。过了一个小时车回来了,不光带来了minesweeper,还带来了另一个摄影记者!由于当天无战事,这就是当天最大的新闻了。于是他来北非记者营的第二天,就因为雷区尿尿事件一战成名,人人都认得他了。当晚他找了个没臭虫的地方躺下,决心要睡个不做梦的好觉,结果又做了一晚被轰炸的梦。第二天早上愤然醒来的时候,发现,咦,帐篷呢?原来当晚记者营确实被轰炸了,气浪把帐篷都掀走了,而他竟然安睡如婴儿!这种睡功让所有人都啧啧称奇,终于成功盖过了拎着裤子站在仙人掌旁边等人来救的丢脸事儿。

但他不是一个comedian,也不是一个追逐肾上激素的战争爱好者。他实实在在的跟着战士们一起上前线,一起蹲战壕,一起跳伞去敌后(没有训练直接跳了,被挂在树上一晚),一起跟着登陆艇冲上诺曼底的Omaha沙滩,一起跟着战士们抬担架。他看到的是周围的战士倒下,看到的是德占区人民所失去的,看到的是在战争中普通的男人女人孩子们用自己方式去帮助捍卫自己的土地,看到年轻的盟军战士就算自己怕得不行也头都不回的投入战斗。(联系这一个月来乌克兰的新闻,是不是也一样?)。他是一个外面看起来坚硬却心底柔软的人,而且还要命的幽默,叫人如何不爱他。

这本书我有audiobook和纸书。audiobook读得好,纸书却有很多照片。两个都很好,我非常喜欢,强烈推荐!

#书评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