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恋人 ,发给朋友的消息,不知何时开始成了#已读不回 ,甚至我也有些习惯,因为整日就知道把自己锁在房间的人,也不奇怪,不主动和别人联系,究竟是自作自受
关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裂缝的呢?究竟是哪里做的不合适了呢?我不知道。我骗自己要往好的方面想,可能朋友忙,没时间,挤不出时间回复
可能这也是我写作的原因,我骗自己去相信,相信自己写在纸上的,烧去骗鬼的文字,相信事情会逐渐变好,顺利的话,也许就能完美地将这些事情抛诸脑后,遗忘掉
因为我不愿去想,这段关系究竟从哪里开始变质的?我不愿去怀疑,是不是自己压根就不会建立,维持一段关系?因为每当这时候,无数的小事和对话会涌上心头,像黑洞一般,要把我卷了去
老姐中午抱怨说不要和孤立的人交往,讲他们身上一定有一些问题,其实她不知道,她的弟弟就是一个二十年了,也只会闷声做题的边缘青年,滑稽吗?
我想了想,还是要设立一个交友规则:一定要把节假日分给朋友,如果他们不找我,我就一定找他们,要想方设法去搭话
二十多岁的人了,我已经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朋友了
“已读不回”及“留中不发”
2020-02-03 云乡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7653/202002/365071.html
昨天(2月3日)晚上,大约200多名滞留#武汉 的台商于当地时间23点40分左右乘“东方航空”的包机返抵台北桃园机场。至此,台湾传媒口中关于大陆方面对台湾派专机往武汉接人的请求“#已读不回”状况宣告结束。
自从“#2019冠状病毒”衍变至“#人传人”以来,跟随一些外国派出专机“#撤侨”的行动,#台湾 当局多次与大陆官方提出要派专机往武汉接回滞留武汉、有意愿返回台湾的台商或游客。据台湾方面的报导,大陆官方对此要求一概没有回复,因此被台湾媒体及民众称之为“已读不回”。为什么大陆方会面采取这样的态度,我“大胆假设”如下:从“#一个中国”的高度来思考,台湾不过是我大中华的一个行省,如今病毒肆虐,国人正该“#共度时艰”。若许你台湾派专机来接人,改天东北也要派专机,新疆也说派专机,我们是准还是不准呢?当然,东北人和新疆人大概是不会提出这种要求的。不过,批准一个行省主动“撤人”毕竟不是一个有建设性的举措。
那为什么昨天那两百多个台湾同胞又被放行了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据说“大部分返乡的台湾人是到武汉出差、旅游或探亲,少部分台商因事业在中国,又或因大陆妻子没有入台证等因素决定留在武汉。(VOA 200名台商周一乘包机从武汉飞抵台北)。”而且他们乘坐的不是台湾的“专机”而是“东方航空”的包机,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充分彰显了“主动权在我”的高度原则。以下一则未经证实的“推文”也许可供参考。
九个小时前,账号为D.D.@aklddcat的推友发推如下:武汉的朋友和他刚考大学的儿子没能上去今晚纽航的撤侨飞机。他当初入籍之后就完全放弃了中国护照,回国乖乖办签证,光明磊落没干双护照进出占两边便宜的混事。
知道可以撤侨后他们马上填表递了意向,结果被中国政府卡了,说他曾经拿过中国#护照,现在要等中方审批才可以走。就这样把他卡得上不去飞机。
由“已读不回”联想到宫廷剧中有时会见到的“#留中不发”,不得不感叹官场学问的宏博及实用。举两个例子:
张之洞曾就李鸿章的“海防捐”一事上奏太后,太后欣赏完其折子文采后说了句:还是留中不发吧。(百度百科:留中不发)
再远一点,说的是明朝的于谦,清人吴骞所撰《拜经楼诗话》卷三有这样一段:昔天台齐次风侍郎未第时读书万松书院尝梦于公来谒与之抗礼谓曰昔英庙易储某实有疏谏留中不发君他日幸物色之。
可见,“留中不发”以时间换空间,主动权在我的核心内容古今一致,至于在公文上批“阅”字或“已阅”都不过是其变体。
#武汉 #已读不回 #2019冠状病毒 #人传人 #撤侨 #台湾 #一个中国 #共度时艰 #护照 #留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