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也太岌岌可危了一点吧……中国这个环境是什么大屎缸啊!!!

我起先是对 主题感兴趣,因为听闻身边人有很多屌爹都家暴过,我就想知道家暴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读了一本《》(新译名《》)发现这不就是我爹吗,除了他不动手,剩下条条中。原来我爹是个 者!

后来网上冲浪看到 相关,又产生了好奇心,继续读了《》,又给指派爹确诊了。并且发现国男人均NPD,绝大部分都是自恋自大顾影自怜、没有同理心、不顾别人(尤其伴侣)感受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婴,只不过类型和程度不同罢了:指派爹属于显性自恋,热情外向,活跃于饭桌,夸夸其谈;前屌属于隐性自恋,看似自卑,实则自负,照样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伴侣感受。上段恋爱看他和我爹一点都不像,就放心谈了,谈到后来发现本质上是一样的,分属于一体两面罢了,真恶心。

读了NPD科普我开始困惑,因为我发现有**好些个**朋友身上都有两三条四五条和NPD能对上的地方,但是怎么看ta们都不是NPD,因为ta们有同理心。这样有一丁点儿NPD特质但又不是NPD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被家里的屌爹影响了带坏了吗?我产生了新的好奇心。

直到我下载象友推荐的 相关书籍《》,又去油管看了好几个科普视频,震惊地发现原来我的朋友们更像BPD——内心极度脆弱,很容易不安以至于会对亲密的人(尤其是伴侣)做出人类迷惑行为,把别人逼走后又确信“我就是不值得被爱”,行为看起来跟NPD擅长的 一样,但是出发点不同:NPD是为了让自己爽,BPD则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另一个区别是:NPD没有同理心,BPD意识到伤害别人后会痛苦自责羞愧难当。(二者有共病率。但我觉得所谓的共病该不会就是误诊吧,毕竟一个有同理心,另一个没有。)

并且,NPD家长很容易把孩子折磨成BPD,BPD长大也很容易吸引NPD……

我的天啊!!!怪不得我眼睁睁看我的朋友们一个个在亲密关系中挣扎。
大家的共同特点:家里有个NPD屌爹,被折磨得接近BPD,长大后又吸引NPD,循环童年的折磨。

以我目前的浅薄了解:
NPD本性难移,BPD稍微好点(自发想改变+科学干预手段)。

我想说的是:
知识就是力量,推荐大家读书打破恶性循环。

#吐槽中国 #家暴 #有一种伤害以爱为名 #他为什么打我 #精神施虐 #npd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为什么爱会伤人 #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bpd #边缘型人格障碍 #亲密的陌生人 #操纵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看了版聊想给大家科普一个方法,叫「坏掉的唱片」,意思是像坏掉的唱片一样重复重点的那句话,直到对方直面问题。

比如:
请问男的能一个人生孩子吗?
你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男的到底可不可以不依靠女性生孩子呢?
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所以男的能自己生孩子吗?

这个方法除了可以对付谈A扯B的人,还可以对付

比如被父母道德绑架了,不论他们怎么说,都重复:
我不想听你的。
我不想听你的。
我不想听你的。
我不想听你的。
我不想听你的。

直到对方明白道德绑架是无用的。

这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是在《 》里学到的。分享给大家,不用谢。

#生活小技巧 #精神施虐 #道德绑架 #操纵 #操纵心理学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Viola
补充:这本书有中译本《他为什么打我》《有一种伤害,以爱为名》,推荐前者(新译本)因为后者翻译实在是不太行。两个译本在微信读书都有资源,可以对照着看。(还有一个台译本没读过不好评价。)

梦幻联动一下:
m.cmx.im/@xunhuan2046/10783067

整理好的全书脉络:
m.douban.com/book/annotation/1

书中重点文章整理:
如果有下列迹象,说明你正在被家暴者操纵
hopefullyread.com/love/ru-guo-
他对待我的方式是虐待吗?
hopefullyread.com/love/ta-dui-
关于家暴者的错误观点(反驳了家暴者常见的借口)
hopefullyread.com/love/guan-yu
家暴者的类型
hopefullyread.com/love/jia-bao

相关tag:

#家暴 #施虐 #精神施虐 #PUA #操纵 #操纵心理学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分享一个关于
在向别人叙述的时候,直接将对方带入事件中,而非叙述自己的经历。

人脑是很懒惰的,能不思考就不会思考。大部分人都不会主动并且深入地思考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没有经过思考就会先入为主——ta会用「正常人」的逻辑去为施虐者辩护。而你作为受害人,却不得不给对方一遍又一遍解释自己的处境。

把事件的主人公替换成对方,可以迫使ta进行深入思考。

案例:
母亲的朋友不相信我的父亲有我们描述的那么差。他作为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的父亲,觉得会不会是我和母亲的负面情绪影响了我们的判断,会不会我的父亲其实没有那么差。

于是我把真实发生的事件讲给他听,让他成为事件的主人公——我对他说「假设你的女儿牙齿不好」,他笑了,他说女儿确实牙齿不好。我说接着说:

「假设她牙齿不好,有颗蛀牙一直蛀得很厉害,高中的时候开始疼了。于是你带她去看了牙医,牙医给她做了一个牙冠,套了起来。花了不少钱。」

「过了几年,这颗牙又不好了。于是你第二次带她去医院,把牙冠拿掉,做了根管治疗,弄掉了牙神经。」

他笑了,问我为什么懂这么多。
我说因为我经历过。

「理论上这颗牙应该不会痛了,因为已经没有神经了。但是又过了几年,你女儿告诉你这颗牙还有点痛。当时她还没有工作。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他回答说会再带女儿看医生。
而我生父的回答是「我也没办法啊」。

他听了回答,企图用*正常人*的逻辑思考:他觉得我爸应该不是没有钱,所以有可能是精力有限,顾不上。

我反问他「精力顾不上可以让妈妈带我看牙。如果你精力顾不上,会让老婆带女儿去看牙吗?」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自己还不放心老婆带女儿看牙呢,他说一定会亲自带女儿去看牙,要自己负责到底。毕竟前两次看牙也是爸爸带的,不是妈妈带的,爸爸更了解女儿的牙齿是什么情况。——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我的父亲有问题了。

他可能以为我很伤心,或者很愤怒,他可能是想安慰我,但正如所有没有经历过情感教育的中国人一样,面对没经历过的事情,说不出真正能安慰人的话。(我并不会因此苛责他。)亦或许是他企图回避自己的认知失调。他转移话题对我说不要对我的父亲要求太高,放下吧。

我说我没有要求很高,我对生父的要求只是「做个人」。我只是不明白,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再带我去看牙就好了,怎么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呢?

他陷入了沉思。

事情就是这样。把对方情景带入具体的事件,对方才会真正开始思考,而非想当然。

关系中受害人不仅得和对方讲述事件,还得启发对方思考。的确挺费劲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越是没劲的人就越得费更大的劲。但无论如何,掌握了合适的方法,就是值得的。

#沟通 #生活小技巧 #PUA #操纵 #施虐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写了「对峙」的方法:
bgme.me/@xunhuan2046/109001687

「促使人们采取对峙手段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如果明确知道自己的负面情绪来源,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正如她写的那样,很多情绪会无意识地转移到别人身上,不仅是配偶和子女,只要是身边人(甚至是隔着网线的网友)都有可能波及。所以,冤有头债有主,心中的怨气从哪里来的,就让它回到哪里去吧。

能联系到怨气的「债主」就尽量联系,做好「说完就把ta拉黑」的心理准备。如果联系不到,也可以记录下来,练习和对方对峙。把脑子里的东西倒出来,就可以减轻脑子的负担。

复仇的心态不可取,因为会把自己卷进去。把自己的已经承受的东西还给对方就好了。

很多时候对方根本不知情,有些神经大条的人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伤害。说出来,让对方知道。

如果对方在意你,会为此感到抱歉的。不一定会以语言道歉的形式表现出来,毕竟很多中国人(尤其是长辈)都不会表达,说不出爱也说不出抱歉。

如果对方压根不在意,这样的人就不值得交往。多多观察已经发生的事情,吸取教训,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相似的人就可以避免了。

刚开始可能很不适应,但养成习惯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后,这些情绪就不会压在心里了。(具体做法可以参考苏珊·福沃德写的。←我也站一下巨人的肩膀hhhh)

#抑郁自救 #PUA #操纵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搬运工备注:本文节选自苏珊·福沃德《原生家庭》,又译作《中毒的父母》。原文实在太长了,并且非常细致。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推荐阅读原书。微信读书有资源。

# 为何要与父母对峙

我一直鼓励大家与有毒的父母对峙,理由很简单——对峙有效果。这些年来,我曾见证对峙给千万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积极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他们哪怕想到与父母对峙都会恐惧不已的心情毫无认识。这在感情上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一旦你做了,你就面对了自己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而这将足以令你与父母间的力量平衡开始发生变化。

我们都害怕面对有关父母的真相。我们都害怕承认自己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的那些东西,以前得不到,现在依然得不到。除了对峙以外,我们就只能生活在恐惧里。如果你不去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你的无助感和无能感便会愈发强烈,自尊心也会受到损害。

促使人们采取对峙手段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
• 报复他们。
• 惩罚他们。
• 让他们收敛。
• 向他们发泄你的愤怒。
• 从他们身上寻回些补偿。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是为了:
• 直面他们。
• 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
• 告诉他们实情。
• 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定位。

在与父母对峙前,你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 你必须坚强得足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其他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 你必须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从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 你必须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或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搬运工备注:详见原书第十一章 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 你必须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遇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搬运工备注:孩子是没办法承担责任的,儿时的痛苦经历责任在于父母,而非孩子本人。)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你还背负着童年创痛的责任,那么对峙对你来说还为时过早。你不能背负着你认为不该由父母承担的责任来与他们对峙。

一旦你觉得自己比较自信了,已经满足了以上四项要求,那么对峙的时机也就到了,无须再等待。

# 如何与父母对峙

对峙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完成。我并没有将打电话列为选择之一。虽然打电话看似安全,但通过电话进行的对峙却几乎总是毫无效果——对父母来说,挂掉你的电话太容易了。此外,电话还有种“不真实感”,通过它来表达真情实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的父母住在另一个城市,他们过来或者你过去都不方便的话,你可以选择写信给他们。

## 写信
我一直倡导将写信用作治疗手段。写信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想说的话加以组织并修改到满意为止。它也给了收信人一个反复阅读信件并对内容进行思考的机会。如果你的父母有暴力倾向,以信件的形式与他们交流也更为安全。虽然对峙很重要,却绝不值得冒遭受身体侵害的风险。

给父母写信一定要分别进行。虽然信中的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你与父母双方的关系和感情却是不同的。你应该先写给你认为对你伤害更大或者虐待更甚的一方。你与这一方的感情相对更容易显露出来,更容易挖掘。一旦你通过第一封信打开了感情的闸门——假定你的父母都还健在的话——你对另一方的情感便更容易倾泻。在第二封信中,你可以与父母中相对温和的一方进行对峙,谈谈他的消极态度以及未曾对你尽到保护义务的事实。

通过信件进行的对峙与面对面的对峙具体操作起来是一样的,都是以“我想对你说些以前从未说过的话”作为开场白,并且都应该涵盖以下四个要点:

• 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
• 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 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
• 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我发现这四点为所有的对峙奠定了坚实的、目标明确的基础。这一架构基本上涵盖了你需要表达的所有要点,保证你在对峙中不会语无伦次,最终一无所获。

不断被父亲奚落身上有难闻气味的卡罗尔,刚刚觉得自己已做好对峙的准备,便被一单大生意拦了下来,无法去往美国东部面见父母。我向她保证,通过信件来对峙同样有效。我建议她找一个家里安静的时段来写信,并提前切断电话线路以免受到干扰。

写信对峙总是饱含激烈情感的体验。我建议卡罗尔先别急着寄信,不妨搁置几天,等心情平静些再读读看。和多数人一样,再次读到自己写的信,卡罗尔做了相当大的修改。你可能要修改好几遍之后才能满意。记住,你不是在参加作文比赛,没必要把信写得像文学巨著般华美,只要能表达你的真实情感和体验就好。

以下是一周之后卡罗尔读给我的信的部分内容:

亲爱的爸爸:
我想要说些以前从没对你说过的事情。首先,我想告诉你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没有同你和妈妈过多相处的原因,这或许会让你感到惊讶或烦扰。我不想见你是因为我怕你。我怕见到你之后又会感到无助,怕被你奚落,怕自己又一次在依赖你之后被弃之不顾。让我来解释给你听。

【你对我的所作所为】
我还记得小时候,你爱我疼我,对我百般呵护。但是,当我渐渐长大,一切都变了。我十一岁的时候,你变得对我十分残忍。你不断地告诉我,我身上的气味很难闻。不论什么事情出了差错,你都会责骂我。我没拿到奖学金你责骂我,鲍勃(她的弟弟)跌倒受伤你责骂我,我摔断了腿你责骂我,妈妈离开你的时候你也责骂我。妈妈走后,我便没有了任何情感支持。你对我讲的笑话十分龌龊,说我穿着毛衣的样子有多性感,不是像对待约会对象一样对待我,就是说我看起来像个妓女。

十二岁以后我便没有了父母的关爱。我相信那些年你自己也过得很痛苦,但是你也深深地伤害了我。或许你不是有意要伤害我,但这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

在我十五岁时,有个男人企图强奸我,你又责骂了我。我当时真的以为这是我的错,因为你是这么说的。在我怀孕八个月的时候,我丈夫打了我,而你却说一定是我做了什么坏事惹他生气。你不断对我讲起母亲做过的坏事,告诉我她从来就不爱我,说我内心肮脏,没有脑子。

【我当时的感受】
我感到害怕、屈辱、迷惘,不明白为什么忽然间你就不爱我了。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竟然失去了你,我只盼能做回爸爸疼爱的小女儿。所有事情都让我自责,我恨自己,觉得自己令人生厌。

【我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
我作为人的尊严就这样遭到无情的践踏。许多男人曾残忍粗暴地对待我,而我却总觉得这都是我自己的错。在被汉克打了之后,我甚至还写信跟他道歉。我极度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既无能力也无价值。

【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我希望你为自己是这样一个残忍龌龊的父亲而道歉。我希望你承认你对我造成的伤害让我身心备受摧残。我希望你不要再对我恶语相向。你最后一次骂我还是在鲍勃家,当时我为了生意上的事情征求你的意见,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冲我咆哮。我讨厌这样,却还是屈服了,但是今后我再也不会了。我想让你知道,从今往后,我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我想要你承认,好父亲不会不怀好意地审视自己的女儿,也不会侮辱贬损自己的女儿,他们只会将女儿保护得很好。

很遗憾我们没能保持正常的父女关系。我很想去爱我的父亲,却又无法给他爱,这是我生命中的缺憾。我还是会给你寄贺卡和礼物,因为这会让我心里好过些。但是,如果要见面的话,你必须接受我的基本规则。

我并不了解你。我不知道你有什么痛苦或恐惧。我很感激你曾经努力工作,让一家人生活舒适,也感谢你曾带我度过美好的假期。我还记得你教会我好多东西:大树和小鸟,人和政治,体育和地理,野营和滑冰。我记得那时候你常常开怀大笑。我现在生活得好多了,知道这一点,你可能也会觉得高兴吧。我不会再让男人打我了。我有很好的、很支持我的朋友,有不错的工作和疼爱的儿子。

收到我的信后请回信告知。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可以重新开始。
卡罗尔

## 面谈
我的许多咨询者偏爱写信的安全性,但也有不少人需要及时的反馈来感知对峙是否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唯有选择面对面的对峙。

搬运工备注:抱歉真的太长了,直接看书吧朋友们。书里还有↓

### “首演”前的准备
### 平静的对峙
### 激烈的对峙
### 对峙的结果
## 决定目前与他们的关系
## 与患病或年迈的父母对峙
## 与过世的父母对峙

# 根本不存在“失败的对峙”

对峙是通往独立自主道路上最激动人心的阶段。

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就算你没有任何战利品,就算你没能把计划中的台词全部说完,就算你慌乱中又开始为自己辩解,就算父母愤然起身弃你而去……你仍然做到了。你对自己和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从今以后,你再不会受制于身陷与父母关系中的旧有角色不得解脱的恐惧感。

搬运工备注:
这个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不仅限于父母。推荐大家勇敢一点试试看,把萦绕在心头的痛苦还给带给你困扰的那个人,人生会轻松很多。

#抑郁自救 #PUA #操纵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Arming 我又搬运了一些 相关内容(太长放不下,换了个号搬运)

bgme.me/@xunhuan2046/108944157

bgme.me/@xunhuan2046/108944172

#操纵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摘自《煤气灯效应》

• 倾听你内心的声音(花时间做白日梦、散步、反思)。
• 写日记。
• 坚持和你信任的朋友聊天。
• 如果你很想投入一段煤气灯操纵式的关系,先想想你信任的导师或行为榜样会说什么。
• 问问你自己:这位男士对我女儿、姐妹、母亲足够好吗?
• 练习积极的自我对话。诚实地告诉自己你有哪些好的、令人钦佩的特质。
• 通过和精神层面的连接滋养自己。留出时间祈祷、冥想,或安安静静地和心灵最深处的自我重新连接。
• 召回你的价值观,用你推崇的方式对待他人。
• 和肯定你精神层面的人共度时光。
• 相信“不”已经是一句完整的话,多多使用这句话。
• 参加某种体育运动。
• 参加一门培养自信的课程,或领导力培训班,加强有效沟通、自我指导和谈判的技能。
• 只做你想做的事。如果你感到矛盾,就说“不”。你会感受到坚定信念的力量。
• 好好利用这本书里加强并厘清你的思路、情绪和精神的练习。我邀请你想象一下那所被栅栏包围的美丽的房子,只有你能打开大门,让别人进来(参见第181页)。每当你觉得自己开始动摇的时候,就练习让对的人进门,而把错的人通通关在门外。请记住,你对谁能进门有完全的控制权,所以别让任何你觉得不对的人进来。向你自己保证,在这所房子里,你不会展开任何一段你觉得不妥的对话。

- 创造你的新世界

我优秀的同事、导师、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拉赫曼曾经分享过一个想象练习,对我很有帮助,现在拿出来分享给你们。每当我觉得我对他人过于迁就,或者失去了对我是谁和我想要什么的清晰认知的时候,我都会做这个练习。它在生活里有多种应用场景,但我感觉它在应对煤气灯操纵第三阶段的疲惫和困惑时特别有用。

- 你允许谁进入你的世界?

1. 想象你住在一栋美丽的房子里,周围是一圈高高的栅栏。花点时间来想象一下这所房子——它的布景、房间、家具,等等。也花点时间想象一下栅栏。它是由什么制成的?有多高?我希望你把这圈栅栏想象得无比强大,坚固到根本没人可以突破的程度。

2. 现在,请寻找栅栏的开口,也就是受欢迎的客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大门或入口。请注意,你是唯一的看门人,你对谁能进、谁不能进有着绝对的把控权。你可以邀请任何人进入,也可以把任何人拒之门外,不需要任何理由。花点时间来感受一下这种权力。你允许进入的和希望排除在外的人都浮现在你脑海里。感受你作为看门人所拥有的力量。

3. 现在,想象一下你已经做出决定:只有带着善意与你交流、尊重你感受的人才能进门。如果有人进了门以后侮辱你、挑战你对现实的认知,他必须离开,直到他准备好善待你的时候才能回来。(你也许厌烦了那些时而对你不屑一顾、时而将你敬若上宾的人,所以无论他们现在对你有多好,还是不让他们进门比较安全)

4. 至少花十五分钟时间继续想象你的房子、你的院墙和你的大门。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看清谁想进来,而你又希望谁进来。想象一下如果你决定“是”或“否”,会发生什么事。看看你接受或拒绝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反应作出的回应。

5. 事后,如果你愿意,可以花几分钟时间写下你从这段经历里学到的东西,或者找位朋友聊一聊。请记住,你可以把这间带栅栏的房子当成庇护所,任何时候你有需要,它都会给你提供帮助。

#操纵 #PUA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摘自《适可而止:10 步摆脱情感操纵》

1. 承认自己的情感依赖问题
如果你不承认的话,那么后续步骤对你毫无用处。可以说,是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授权情感操纵者开始了这场游戏,他感知到了受害者的脆弱:而你必须认清你的脆弱之处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如果受害者是与你关系亲近的人的话,那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感依赖倾向。

2. 明确目标
只有头脑清晰、目标明确才能取得成功。而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干脆利索地摆脱情感操纵者。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初期一定程度的痛苦无法避免,你必须喝下这杯苦涩的酒,忍受内心空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几天。好消息是,如果你能在第一周内忍住不联系对方,那么接下来的步骤便能更顺利地进行。

3. 说服自己别无他法
照着镜子大声说:“他不会改变的,他从来没有关心过我,我必须停止像脚一样被对待。”感情是相互的,而与情感操纵者的感情只存在于你的幻想之中。你的爱是单向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发生改变,除了你,没有人可以拯救你自己。

想知道对方是否意识到自己对你造成了伤害?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仅意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还对此沾沾自喜。每当恋旧(或者更清楚地说,禁欲)开始时,千万不要停止大声重复上面那句话。

那么他还想要挽救两人的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同样,无论何时需要,你都要大声说出来。原因很简单,现在你也已经明白:情感操纵者禀性难移,只会变本加厉。对于他来说,你只是一台满足他对权力与掌控权的渴望的情感机器,他沉迷的只是玩弄这台机器,而你的情绪、需求与恐惧都不值一提。对不起,这听起来很残酷,但是这正是我们必须谈论的。

4. 不要感到愧疚
不要为自己想逃离的想法感到愧疚:你已经竭尽全力试图挽救两人的关系了。你曾经相信他真的会改变,而他从未改变。

现在你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再给他多少次机会他都依然执迷不悟,只有你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现在是时候结束两人的关系,开始新生活了!

5. 向专家寻求帮助
为了抵消光环效应,也就是说,暗中希望这段关系中还有值得留恋的地方,我建议你咨询专业的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

因为当操纵行为发生在亲密关系中时,当事人可能无法从正确的角度审视二者的关系,识破对方的精神虐待,或者以为两人的感情还有一线生机。退一步说,就算亲戚朋友给当事人敲警钟,他们也可能置之不理。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士来了解整体情况,为你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

为了有效处理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请咨询在情感操纵与情感依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学家,缺少这方面经验的人可能会让现状雪上加霜。不要寄希望于那些没有必要的技能,甚至连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的专业资格都没有,以神话般的知识自夸的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人。赌注真的很高:我们谈论的是你的人生,所以不要给业余爱好者愚弄你的机会,不管他们的动机多么美好。

6. 不要独自一人
选择一位做事果断、能够抵抗情感操纵者纠缠、依赖信任的人来摆脱现状。至少在最初的两个星期,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戒断反应”,每当你忍不住给对方发消息或打电话时,旁边需要有一位“临时心理辅导员”看着你。

7. 学会说不
你必须学会赢得尊重,零容忍所有冒犯你的态度和行为。

对你在人际交往中的“平衡”进行重新定义,抛弃所有(不仅是和情感操纵者之间)不对等的关系——权力向对方倾斜,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你产生影响,支配你的生活。

设置自己的底线,一旦确定了,无论是谁都不可逾越。这一步意味着你的自尊心正在逐渐增强,你终于可以在隧道中看到一缕光线。你必须确定对方能和你走多远,并且清楚地划出你不再愿意被僭越的界限。

8. 有自己的生活
你必须做一些自己喜欢并且真正感兴趣的事。只有将重心放在自己的需要和规划上才能重建自尊。

你必须开始重新相信自己。从征服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开始,逐渐积累信心,直到能够决定自己的人生关键问题。在此阶段采取小步骤至关重要。

开始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我渴望什么?我不喜欢什么?

为什么我不信任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决定?我的人生信念是什么?你必须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这一步对于找回对自己的信任至关重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爱好,摆脱那段所有生活都围绕情感操纵者转的日子。

学会爱护自己,这会让你感觉良好:看一场电影、散散步、读书、运动、与朋友谈心、换个新发型、做一次美容,或在你最喜欢的餐厅吃晚餐,照顾好自己,每天送给自己一份小礼物。

不要有任何负罪感,因为想要过一种充满幸福感的生活和对自己有良好的评价是没有错的。你可以这么做,不要因为害怕被抛弃而躲起来。

9. 不要过度期待他人的认可
学会欣赏本来的自己,关注自己的优点。你不需要总让别人对你的行为提出意见,也不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定义自己。

我们被教导如果害怕被人拒绝,要迎合我们认为重要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拥有归属感。然而其实这些都是依赖他人的表现,这种依赖逐渐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请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吧!

10. 你是独立的个体
关键在于自立!你要竭尽所能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必依赖对方的位置,实现心理和经济上的独立。如果没有竭尽所能,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得救。情感依赖通常以经济依赖为基础。因此,若想恢复自由,就必须避免把精力浪费在挽救二人的关系上,要实现全面的独立——学会独自经营你所拥有的全部资源,尤其是金钱、事业与时间,直到无须依赖任何人也可以维持自己心理与经济独立的状态,找回真正的自我。

至此,你就可以摆脱情感操纵者的束缚,享受新生活。即使你摆脱了折磨你的人,也请睁大眼睛:如果你发现周围有其他情感操纵者,请将其拒之门外。

#操纵 #PUA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1. 情感操纵型父母会强迫子女在学习和运动上取得最优秀的成绩,在外表上符合自己的期望。

2. 强行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并表现出色。

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孩子视为满足个人需求的工具,要求他们取得自己未能达成的成就,如果没有成功的话便会无情地羞辱他们。

4. 如果孩子未能满足他们的期待,那之后便无法获得任何形式的赞美与认可。

5. 只有当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成长为一位学者或大满贯运动员或成功的演员或模特时,他们才会开始扮演和蔼可亲的父母的角色或者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的角色,为了照顾孩子准备放弃自己的一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孩子会立即被放弃,因为对他们而言,孩子就像一个美丽的木偶,如果他不按照主人的意愿行事,就会被毫无遗憾地扔进垃圾桶。

6. 孩子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无法与他们的“丰功伟绩”(完全是虚构的)相媲美。

7. 他们的期待值会越来越高,使孩子不断感到沮丧与不足。
他们传达出的信息是:“尽你所能取悦我,无论你多么努力,对我来说都远远不够。”

8. 当孩子未能完成父母设定的目标,尤其是当其意识到自己仅仅被父母用来满足他们渴求的名声和成功时,会陷入沮丧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对具有操纵心理的成年人来说,最痛苦的部分恰恰是承认他们从未真正关心过孩子的利益,哪怕是一秒钟(否则他们会做出其他的选择)。

9. 当孩子表现出明显的痛苦迹象,并试图获得父母关心时,总是会听到这样的回复:“现在还不够糟糕吗,你想怎样?”“别哭了,没有那么疼。”“你迟早会习惯的。”“这和我的经历比起来什么都不是,所以别说了。”真正关心你的人从来不会对你这样说。

10. 儿童会习得这种扭曲的交往方式,并以其他各种形式体现在自己未来的人际交往中。因此,这种关系模式是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就像我们可以通过果实来鉴别树木的品种。同理,当树木枯萎时,果实也难逃厄运。

摘自《适可而止:10步摆脱情感操纵》,微信读书有资源。

#操纵 #情感操纵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之代入大法
如果遇到了言行举止和脑回路令人费解的女孩子,不妨代入一下「国男」这个词……有时候一代入就恍然大悟了。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找个身边能想到的最普通最正常的人代入一下试试。比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对着我的同事说xxxx,我的同事会……?

上次和朋友科普 时提到不要把别人当工具人,她说很难不把男的当工具。

我举例说明自己和前任第一次约会是因为我想找人带我兜风,当时只是加了微信,都没聊过天就直接约对方出来了。这个行为就已经是把对方当作工具人了。

朋友表示她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我:假设我们的男同事小A遇见了一个女生,他们只加了微信,从没聊过天。有一天这位女生*突然*给小A发消息约他出来。这时,小A的反应是……?

朋友大笑并表示小A会把女方直接删除。(小A是个很有边界感的男正常人,不会因为对方是女生就屁颠屁颠跑过去献殷勤。)

找几个身边的普通人正常人,没事多代入一下,尤其是令自己困惑的事情,把自己抽身出来,代入别人,很多事情一下就清晰了。

#生活小技巧 #煤气灯 #操纵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避免陷入 的方法:
探索自我,把重心放在“我想要什么”上。

常见的隐形操纵:
如果对方(不)……
我就(不)……

举例:
a.如果父母不给我买糖,我就哭。
b.如果恋人再不回我消息,我就删掉ta。
c.如果朋友立刻放下工作和我聊天,我就不会这么难过了。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根据*别人的行为*做出的反馈,那么这个人其实是在围着别人转,把重心放在了别人身上。

“别人”指的是自己以外的人。(以防有人觉得父母/子女/伴侣/朋友都不算“别人”……)

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思考“不论别人怎么样,我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a.我想吃糖。我想要父母的关爱。
b.我想要确认自己在恋人心里是重要的。我想要恋人的关爱。
c.我想要找人倾诉。我想要朋友的关爱。

小孩的确是没钱买糖,长大了可以自己买嘛。想确认自己在恋人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可以看生活中其它的细节。如果能在其它方面感到爱,就放下秒回的执念吧。(如果没有,建议放生。)想找人倾诉,可以等朋友空点再聊,或者可以写信/邮件/备忘录小作文,就不需要朋友及时回应了。还可以干脆换一位空闲状态的朋友聊聊。

父母/恋人/朋友的爱无法强求。有的时候ta们爱我们,只是ta们爱的语言不太一样。或者ta们没学会如何爱人,或者ta们真的不爱。无法理解对方的话,建议放生,而非改造对方。改造别人属于操纵,负面影响详见上条嘟。

此处引用《爱的五种语言》:
mp.weixin.qq.com/s/xkxUAS3wcm7

如果想要的是「全世界围着我转」,一定会失望的。因为这份“希望”违背了世界运转的规律,注定不可能实现。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尽可能地尝试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要求别人为自己的愿望负责),摸索人与人之间舒适的距离(而非与世隔绝、封闭自我),就没有操纵的必要了。

认真探索自我,会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部分情况是可以自给自足的。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勇敢表达自己,反而比藏着掖着更舒坦。不用想着怎样操纵别人满足自己,不用“勾心斗角”,人生中的精神内耗都减少了。

对习惯了互相操纵的人来说,过程可能很难,但是值得。因为花很大功夫“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跑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自己永远属于自己,自己会一直陪伴自己。比起“培养”别人,还是探索自己更划算呢!(

#操纵 #用魔法打败魔法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关于,又

操纵者会觉得自己得利了,但很长时间不会意识到自己也「付出」或者说「出卖」了自己。大概就是王尔德说的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比如我忽悠前任给我做吃的,我的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同时也失去了真实的自己。为了得到,我得假装娇妻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他想要的。而他本身为了得到或者说维持现状,就会“自觉付出”,给我做吃的。实际上双方都损害了「真实的自我」,都在假装。

这只是很小的一个例子,其它的数不胜数。不健康的关系中双方都不是自己,双方各自也都有责任。

引诱他人“为爱付出”,和他人发自内心的付出,是不一样的。表面上的结果看起来是那么相似。一个人被我引诱而为我做饭,和一个人因为知道我自己做不好,希望我吃得健康而为做饭,结果都是「有人为我做饭」。前者本质上是讨好,这份讨好不仅需要对方做他原本没那么乐意做的事情,也需要我本人出卖一部分自己来换取;后者则是自愿的,没有人在出卖自己。后者的情形会让我感激,因为我并没有期望或要求什么,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前者只会让我自鸣得意——看吧,耍点小花招,就很容易得到想要的东西。沉浸在「我可真是聪明呢」的自恋中,忘记了自己同时也出卖自己,装成了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健康的关系不是这样的。

健康的关系不需要牺牲,不需要出卖,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讨好。健康的关系让人在做自己的同时还有几率得到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怪不得大家都想要得到爱呢,爱就是美好的。但不去学着如何爱人,只想要被爱的话,注定只能得到不健康的关系。

不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如果没能“得逞”,就算表面不说,内心也会不悦。还会思考下次如何得逞。在物化他人、将他人当成工具的同时,也物化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商品。

健康的关系中双方都是「人」而非工具。就算被拒绝,也会试图理解彼此,而非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

「知易行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知」得不够彻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都知道权力斗争不好,知道把别人当成工具不好,不知道为什么不好,不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害,自然容易深陷其中停不下来。毕竟表面看起来是自己得利了呀!

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知道健康的关系不应该是权力斗争了。直到现在(前几天)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缘由。一个人把自己当成商品出售,出卖自己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让原本完整的人格变得残缺,当然不可能获得幸福。

#亲密关系 #爱 #操纵 #悟了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爱:
希望对方过得幸福。

虐待: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对方过得痛苦。身体虐待和精神虐待都属于虐待。

讨好:
忽视自己的主体性和需求,将自己当成满足对方的工具。是一种容易被操纵的特质。
当一个人试图在另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中证明自己,尽管结局也许“不讨好”,这个证明的过程也已经是在讨好了。

操纵:
忽视对方的主体性和需求,将对方当成满足自己的工具。包括但不仅限于

然而 不一定需要运用暴力,也未必需要扭曲现实。

一些很小的“请求”也可以是操纵。比如因为自己懒得动手,就哄骗别人做事。明知对方不想做,为了达到目的,就多夸对方两句。就算是很小的请求,这种行为本质上也是将对方当成满足自己的工具——这就是操纵。

读完了《》后又找了相关主题的书继续读,我对作者们给出的定义都非常不满意。(不满意的结果就是现在,我自己写了个定义。)

生活中有大量还没到「威胁/胁迫」「恐吓」「贬低」程度的操纵,还有一些操纵者在失败的时候并不愤怒或失望,也不会惩罚对方。

很多操纵是隐形的。然而这种让人不舒服的、难以识别的隐形操纵却被忽视了。找到最本质的定义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操纵。

面对隐形操纵,从小习惯了操纵与被操纵的老中人也许很多时候都反应不过来,甚至还会觉得「恋人/朋友/师生/上下级就应该这样」,这种想法和父母辈的「子女就应该这样」有什么区别呢?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

例子不举了,太多了。
希望大家都能「把人当人」:自己是人,别人也是人。没有人该成为别人的工具人。

以下是相关定义的摘录:
《煤气灯效应》
当你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又或者企图破坏质疑你行为的人的信誉时,你就是在进行煤气灯操纵。

《情感操纵》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操纵(Coercive Control)是指以情感为武器支配和胁迫他人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

《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中一种最有力的形式。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我们如果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了。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胁、恐吓,它会以许多不同的面貌出现,像是“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会不太好过”。

再吐槽下毛象什么时候能起码让用户自己搜自己的时候方便一些啊!加tag好累。

#煤气灯 #PUA #精神虐待 #情感勒索 #洗脑 #家暴 #操纵 #煤气灯效应 #爱 #亲密关系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