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Anémone在法國也是女性名字,但不常見。它和之前提到的Garance(茜草,https://m.cmx.im/@galene/110961453164599003 )都是來自法國共和曆的人名(所謂prénoms révolutionnaires)。據傳統人們常用天主教日曆上孩子出生那天的主保聖人為其命名,而誕生於法國大革命的共和曆用農具、動物和植物取代了宗教人物,人們為表示支持革命也使用新曆法為兒女取名,例如芽月二十七日是銀蓮花日,霧月二十三日是茜草日,這些日期出生的小孩就叫Anémone和Garance。這個視頻對這段歷史有簡要介紹(https://youtu.be/Y4_lY1VA2jw?si=byFmxXiaWixBcnfI ),結尾也提到Pervenche(蔓長春花,芽月十一日)曾經用作人名,但因為我寫過的原因(https://m.cmx.im/@galene/110131069507377428 )現已無人使用。#歷史 #說名解字
共和曆上有很多日期名字(農具、動物,還有南瓜馬鈴薯等植物)不宜用作人名,但被充滿革命熱情的群眾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在孤兒、棄嬰甚至自己的孩子身上。視頻裏提到有人叫Artichaut(洋薊)、Tubéreuse(晚香玉,中文看起來不錯,但法語是“管狀”的意思)……
這篇介紹得更詳細,而且有具體例子:https://www.lamontagne.fr/gueret-23000/actualites/ces-prenoms-du-calendrier-republicain-qui-furent-inspires-par-l-agriculture_14034436/ 。有記錄可查的如女孩Amarante(莧菜)、男性棄嬰Abricot、女孩Charrue(犁)、男孩Pissenlit(蒲公英,中文還好,但Pissenlit字面意思是“尿床”……)。還有男孩叫Caille-lait(中文是“拉拉藤屬”或“豬殃殃”,法語字面意思是“使牛奶凝固”,該屬植物應可用於製造奶酪),另一個男孩叫Fritillaire(貝母),一個女孩叫Arrosoire(澆水器arrosoir結尾加上字母e變成陰性詞)。這些例子裏比較好的名字是Pivoine(芍藥),加上她姓Petit,姓名連起來就是“小芍藥”。#法語
此外Capucine(旱金蓮*)看上去像共和曆人名,但共和曆上沒有“旱金蓮日”。
*旱金蓮和泡沫咖啡的名字都來自方濟會的分支嘉布遣會i cappuccini,分別取其帽子形狀和服裝顏色
法語當中表示「用某種交通工具」一般有兩個介詞:à 和 en. 我發現一個勉強成立的規律就是:
現代交通工具基本都用 en, 比如乘飛機 en avion, 乘直升機 en hélicoptère, 乘巴士 en bus, 乘火車 en train, 乘地鐵 en métro. 一個例外是騎摩托車,要用 à moto.
剩下的傳統交通工具都用 à. 比如步行 à pied, 騎馬 à cheval, 騎自行車 à vélo 等等。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偏向於「單獨使用」的好像就用 à, 偏向「共同使用」的好像就用 en.
不過無論以上哪種概括都有例外,最終還是要日常多用,熟練到把這個介詞和交通名詞黨作一個單詞來記,那就不肯定不會用錯。
月季品種Pierre de Ronsard(五月二十九日的照片),育種者Louisette Meilland,品種名字來自文藝復興時期同名法國詩人,因為他一首有名的詩開頭就是“Mignonne, allons voir si la rose…” 中文把品種名字譯成“龍沙寶石”,讓人無語。
Pierre在法語裏指“石頭”,但也是最常用的男性名字之一,相當於英語Peter。以前學法語的時候我無法理解例句裏的“le petit Pierre”,因為pierre(石頭)是陰性名詞,應該是“la petite pierre”才對,然而例句裏的是個人名,是個男孩所以用陽性定冠詞和形容詞😂 #法語 #植物
Gervais經常檢查我們change request的狀態,昨天發現我有兩個request沒有push,問我我才想起自己把這事完全忘了。他說:“J'ai des yeux de lynx !” #法語
我不知道lynx是甚麼動物所以查了一下,發現是猞猁(歐洲這邊最常見的是歐亞猞猁Lynx lynx,法語俗名lynx boréale),視力很好。但是視力好的動物多得很(比如鷹),為甚麼要用猞猁來做代表?
然後在法語維基看到解釋,說這是一個習語,本意不是猞猁眼睛,而是希臘神話裏Argos英雄之一Λυγκεύς(法語譯名Lyncée)的視力,他的視線能穿透牆壁、樹木、皮膚和地面,堪比X光。賀拉斯的“Non possis oculo quantum contendere Lynceus”可作例證。但Λυγκεύς本來就是“有著猞猁(古希臘語λύγξ)眼睛”的意思。
昨天(三月八日)還在車站看到一位女士背著的這個牌子,“chatte up”。Chatte原意是母貓,被用作女性外陰的別稱,相當於英文的pussy。在紐約的時候有個哥倫比亞小姑娘叫我指點她的法語作業,裏面通篇“ma chatte”,我建議她改用“mon chat”,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此外貽貝的法語名字moule也有這個含義,以前提到過:https://www.douban.com/note/786628077/ #法語
今天和某部門一個姓Cambium的人合作執行任務,覺得他的姓有點怪所以查了一下,發現是樹皮裏的“維管形成層”的意思(https://fr.m.wikipedia.org/wiki/Cambium )。這一層位於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而一些樹的韌皮部有部分可以食用,所以該維基詞條也介紹了哪些樹的樹皮可以吃,舉的例子包括中國用榆樹皮磨粉充當麵粉。#法語 #植物
然後我還是不明白為甚麼有人姓這個,難道他祖先吃樹皮?
Alain和客戶的合同到期沒能續簽,不久之前離開了這個部門。Gervais上星期公佈了繼任的名字,正是Alain之前不時提到的Coincoin(這個行業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業內人士基本上都是熟人,除了我這個剛入行的小透明)。
“Coincoin”發音接近普通話“哐哐”,是法語裏形容鴨子叫聲的擬聲詞,對應英語的“quack quack”。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外號時忍不住問:“誰是Coincoin?”Alain向我解釋,這人姓Ducoin(大意是“本地的”),所以有此綽號。今天在網上查了一下,找到coincoin的維基詞條:https://fr.m.wikipedia.org/wiki/Coincoin ,原來它除了鴨子叫聲還有康康舞(“cancan”的異體)、東南西北(也叫“cocotte en papier”,一種摺紙,我小時候經常玩,意大利語叫“地獄與天堂”)等等含義,也是一些虛構作品角色(通常是鴨子)的名字。#法語
這個星期Coincoin來報到,我今天在辦公室見到他的真身,一個平平無奇的中年人,形象和諧趣橫生的綽號反差頗大。碰巧Pierre也在,於是我們三人中午一起覓食。Coincoin以前在這一帶工作過,向我和Pierre推薦附近一家越南米粉,誰知來到門前發現今天不開。他又打算帶我們去吃泰國咖喱,去到卻發現已變成了韓國料理(其實我去年在歐洲文化遺產日參觀完圖書館在這裏吃了鱈魚湯),門口有個法國人,見Coincoin詫異的模樣,告訴我們他也是為了咖喱而來,“(以前)很好吃的。”
Coincoin轉而帶我們來到旁邊另一間餐廳,說這兒有在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東西。Pierre說:“看著像韓國菜?”我說:“店名有中文,是中餐吧。”(回來查了一下,是台灣餐廳)Pierre見我不太信任的態度,說那去街對面的日本料理好了。在那裏我吃了壽喜燒,Pierre吃了拉麵,Coincoin吃了豬扒丼。我們部門喜歡吃亞洲食物的法國人本就有Gervais、Christophe、Pierre和拍檔,現在又多了一個Coincoin。#巴黎 #食色性也
最近到處可見樺木科植物(榛樹、樺樹、赤楊等等)的柔荑花序。這種花序英語名字是catkin,根據維基(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atkin )是中古荷蘭語katteken(“幼貓”)的借詞,因為花序形狀像小貓的尾巴(見照片),或者有些花序上的絨毛使它們看起來像小貓(維基頁面的詞源示意圖很可愛,柳樹枝條上長小貓,這類柳樹也因此在英語裏被稱為“pussy willow”,廣東新年花市上常見的銀柳Salix caprea就是其中一種);法語更直接,就叫chaton。#植物 #法語
它的中文名字可能來自《衛風•碩人》裏的“手如柔荑”(一連串別開生面的比喻的開頭,下一句就是“膚如凝脂”),柔荑本意是植物初生的嫩芽,在詩裏用來形容美人的手指。照片中的花序形狀的確像修長的手指,所以這名字取得不錯。然而一旦把“柔荑”和“chaton”聯繫起來,再看那首詩會忍俊不禁。
在網上看到有人姓Bellantonio,“美男安東尼”,想起Grosdidier(“胖Didier”)、Grandidier(“高Didier”)等姓。有種稀有的礦物叫grandidierite,名字來自十八世紀法國探險家Alfred Grandidier(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randidierite ),品質好的可以用作寶石。
Didier這個名字來自拉丁語Desiderius,“被渴望的”,在我心目中是和Thierry(來自日耳曼名字Theodoric)、Benoît(來自拉丁語benedictus)等等一個級別的土味法語人名(不是在取笑Deschamps)。#法語
法語也有土味的女性名字,例如Alice(古法語Alix,來自日耳曼名字Adalheidis,另一個形式是Adélaïde)和Charlotte(Charles加上陰性暱稱後綴“otte”,對應的是來自日耳曼名字Karl的拉丁語形式Carolus的Caroline)。
還有一種土是在音譯成中文的過程中產生的:Mathieu“麻雀”、Quentin“鋼蛋”、Lucas“綠卡”。
照片裏的是磷灰石、紫玉髓和grandidierite(位於最下面)耳釘。
以下是參加工作以後從同事那裏學到的一些有趣表達。#法語
1、Pousser mamie dans les orties,“把祖母推到蕁麻叢裏”,意為欺人太甚。這是我在紐約的第一個上司(法國人)教我的,但他的版本是推“mémé”(曾祖母)而不是“mamie”,是不是更令人髮指?
2、Se mélanger les pinceaux,意為把複雜的事情搞砸。Pinceau*字面上的意思是(油漆)刷子,但它在這個組合裏據法語Wiktionary解釋是“腳”的黑話,所以整個短語字面意思大約等於“(絆腳導致)摔倒”。
3、Raccrocher les wagons,“把(兩節)車廂重新掛上”,意思是領會表面不相關的事情之間的聯繫。
4、Du coq à l'âne,“從公雞到驢子”,指從一個話題跳躍到另一個不相關的話題。那位始終沒有從我的聲音聽出我是女人的DBA有次Skype語聊對我說“vous basculez** du coq à l'âne”,真正的意思是“你們部門事真多”––他被我、Pierre和Serge連番轟炸,有點煩。
*詞源是拉丁語penicillum(“小尾巴”,來自penis,“尾巴”)。“腳”的含義其實來自拼寫接近的pince(“鉗子”,引申為“有蹄動物的足尖”)
**Basculer來自名詞bascule,“蹺蹺板”
法國人喜歡用“貓”來稱呼孩子,mon chat(“我的貓”)、petit chat(“小貓”)、mon chaton(“我的貓咪”)…… 週日在餐廳,一桌之隔的男人叫他年幼的女兒“mon chat”。
另一個叫法是ma puce(“我的跳蚤”),但這個也可以用來稱呼心愛的成年女性甚至寵物,不限於兒童,意思相當於“我親愛的”。變體是pupuce,一般用於孩子或寵物。“親愛的”和跳蚤有甚麼相似的地方嗎?
形容孩子可愛的詞除了“mignon“還有“chou”(卷心菜),例句“il est tout chou”(他可愛極了)。衍生詞chouchou (“寵兒”)。卷心菜可愛在哪裏?
表達“令人愉快”、“愜意”的一個詞是“chouette”(貓頭鷹),例如天氣好的時候在巴黎騎自行車“c'est chouette”。我的JIRA頭像是用和服布料做的貓頭鷹玩偶(kimono owl,大概長這樣:https://www.ebay.com/itm/144655897098 ),Gervais明白以後說:“C'est chouette !” #法語
這個會議對我來說有兩個笑點。其一,有個參與者姓Préauchat,可以拆分為pré-au-chat,“有貓的草場”。法語姓有很多來自動物名,比如多年前去Rezé看Le Corbusier的社會住宅,Airbnb房東姓“野兔”,我在法國租的第一個公寓房東姓“去掉性腺的鯡魚”(也可能本來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讀音/拼寫剛好相同?)。
法國國立視聽覺研究所的YouTube頻道上有個視頻“令人難堪的姓”(https://youtu.be/LGT0dnejgpM ),下面有條評論是:“我祖父姓‘野豬’,他曾給一個姓‘狍子’的人打電話:‘狍子先生您好,我是野豬先生。’對方直接掛了電話。”這條評論讓我笑了很久。#法語
由於法國曾是天主教國家,男性複合名字很多用Jean(若望/約翰)開頭(典型例子Jean-Baptiste,“施洗者約翰”),女性複合名字則多用Marie(典型例子Marie-Madeleine,“抹大拉的馬利亞”)。曾經的總統候選人Ségolène Royal,完整名字其實是Marie-Ségolène,她的兩個姐姐分別叫Marie-Odette和Marie-Nicole。
認識一位老太太,她的三個姐姐分別叫Marie-José、Marie-Christine和Marie-Odile,只有她自己的名字比較“特別”,叫Jeanne-Marie 😂 #法語
上星期我和拍檔以及Gervais組成的覓食三人組去了久違的川江號子(每次都是Gervais提議去;而他對離辦公室更近的“活著的麵條”表示失望,覺得味道不夠)。#巴黎
之前每次都像吃西餐那樣每人吃自己點的菜,他們覺得份量太大,我解釋中餐是合餐制,這些菜本應幾個人一起吃的,但他們不習慣。這次服務員很貼心地建議我們點午市套餐,包含一人份的菜和一份米飯。他倆都點了豬肉(東坡肉和一個沒有記住的菜式),我點了招牌菜重慶雞公煲(一人份,盛在碟子裏)。結果他們都吃完了我的菜還沒上來。最後我的菜終於來了,從我看他們吃變成他們看我吃。Gervais:“下次我們點一個煲三個人分享就可以同時吃上了!”
拍檔點的菜法語名字裏有“大廚”(chef),菜單上的英文翻譯把chef譯成“head”,我說:“你吃的是大廚的頭!”然後想起2013年H1B批下來後從巴黎回紐約,臨行前約了幾個同事在十二區公司附近一家意大利餐廳吃飯,菜單上牛油果的英語翻譯是“lawyer”,因為法語裏牛油果和律師都是“avocat”,當場笑到斷氣。到了美國和同事說起這事,有人問:“律師好吃嗎?”#法語
帶拍檔來這裏吃飯,兩人都想吃魚所以都點了有兩種魚的套餐:三文魚terrine(前菜)和綠青鱈(lieu noir,學名Pollachius virens)魚柳(配ratatouille)。
我告訴拍檔,中文維基Jean Jaurès詞條把酒館名字譯成“牛角麵包咖啡廳”,但“Bistrot du Croissant”(當時叫“Café du Croissant”,後來先後更名為“Chope du Croissant”和“Taverne du Croissant”)一名明明來自旁邊的rue du Croissant。翻譯者如果對和另一種語言相關的歷史文化地理等等缺乏了解,很容易鬧出類似笑話。#法語
拍檔是個很有求知欲的人,馬上在維基上查rue du Croissant街名的來歷。原來它來自一個商店招牌上的新月標識(十六世紀已見於記載:https://fr.m.wikipedia.org/wiki/Rue_du_Croissant_(Paris) ),所以這條街的名字應該譯作“新月街”,酒館名字也應相應譯為“新月酒館/咖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