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 #电影音乐 看电影的同时,还要留神所有这些音乐特性,这似乎很过分,何况我还没有穷尽作曲家可以用的所有音乐工具(速度、力度和曲式明显被漏掉了)。倾听这些特性最好、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音乐惯例,也就是通过联想,用音乐传递特定的意义。音乐惯例在文化中根深蒂固,以音乐的集体无意识发挥作用,无论听众是否意识到这种惯例,他们都会受到影响。想想吧,音乐惯例就仿佛文化的缩影,听众无须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就可以做出可预见的反应。显而易见,电影作曲家们会依赖音乐惯例来引导和控制观众的反应,但作曲家们也会故意和惯例对着干,以实现戏剧性的效果。音乐惯例并非全球通用,它们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历史上某个时间点和地球上某个地方适用的音乐惯例在别的时间和地点不一定适用。在好莱坞,铜管乐器演奏的音乐通常意味着英勇;然而,在印度电影中则表示邪恶。音乐惯例仍是控制观众反应的有效手段,可以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西方音乐之内和以外的作曲家们都经常使用它们。
#牛津通识读本 #纪录片 英国广播公司(BBC)1957年制作的纪录片《意大利面大丰收》是系列节目《全景》中的一集,它带领观众来到瑞士看最近意大利面(长在树上)大丰收的情景,不仅仅是一个笑话,也是一堂生动的媒体知识课。讽刺片《寻找地球边缘》(1990)声称是在探讨地球为什么是平的,其中运用了大量教育纪录片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通常的纪录片”——但影片有意凸显了这些手法的蠢笨——就是为了展示科学论证中的谬误逻辑和纪录片制作中的人为操纵。片中,专家们挂着“大学教授”之类的头衔,站在象征学富五车的书架前,但说的全是废话;花哨的图表显示着物理学上种种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解说员以轻蔑的口吻描述地球是圆的这一想法。一张家庭合影被给予了渐进特写,采用了平移和缩放效果,目的只是展示其中某个人物掉头的动作。
#牛津通识读本 #纪录片 改变这些习惯手法是有风险的,意味着要以其他方式表明真实性。曾经,电影拍摄中很难录制到环境声音,因此35毫米胶片的纪录片制作有一个习惯手法:要有一个带有权威感的男声旁白。这一时期的习惯手法还包括使用灯光甚至演员演出,来适应沉重而难以搬动的器材。一些纪录片在各个虚拟构造的场景之间进行仔细的编辑,以给观众制造这种幻觉:眼前看到的一切是真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纪录片制作人开始尝试用16毫米的设备拍摄,纪录片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习惯手法,让观众相信其真实性:拍摄相当长的镜头或场景,让观众觉得自己眼前的一切没有经过修饰;手持摄像机摇晃的镜头,也意在制造“你就在现场”的即视感,还暗示着事件的急迫性;“突然袭击”式的采访(抓住采访对象忙碌或没有准备的时机提问),让观众觉得采访对象一定是在隐瞒什么。20世纪60年代末,选择不用旁白成为纪录片的新潮流,这一做法帮助观众相信,他们可以自行判断眼前看到的一切意味着什么(虽然他们所看到的内容实际上都经过了有选择性的剪辑)。
“专制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都不远。许多国家至今还在专制主义统治之下,它随时都可能带来痛苦或死亡,人们就像生活在疯人院里。”
#牛津通识读本:政治的历史与边界-(英)米诺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