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 #摘录
教宗方济各 《爱的喜乐》宗座劝谕
圣多玛斯·阿奎那认为「喜乐」一词是指更宽宏的心怀。婚姻的喜乐是在痛苦中仍能体验的。这喜乐意味着接受了婚姻必然是混杂欢乐与辛劳、张力与憩息、困苦与释放、满足与渴求、烦恼与愉悦…
当朋友之间能够体察和欣赏对方的「崇高价值」,这友谊的爱称为「爱德」。美就是对方的「崇高价值」,那不是指身体或心理方面的吸引力,它使我们欣赏人的神圣,而不会感到非得要拥有对方。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对这种美的意识匮乏,以致喜乐消减。所有东西都可购买、拥有和消费,包括人在内。然而,温柔是一种爱的表现——使人摆脱自私的占有欲望。温柔使我们战战兢兢地靠近别人,怀着极深的尊重,恐怕会伤害他人,或是剥夺他人的自由。爱一个人意味着静观和欣赏人的美和神圣,视之超过自身的需要。这使我们追求别人的益处,即使对方不能属于我,或其外表不再吸引,甚至变得暴躁或令人厌烦。「人之所以白施恩惠于另一人,是因为他爱此人」
在爱中有关美的体验可见于「凝视」对方的目光,视对方本身为其追求的目标,即使对方患病、年老、或失去吸引力亦然。欣赏的目光有重大意义,吝惜这样的目光往往带来伤害。有时候,你的配偶和子女要做多少事,才得到你的注意?许多创伤和问题都是因为我们不再看看身边的人。这也造成家庭里许多的抱怨和不满:「我先生不会看看我,就像我是隐形的。」「看着我吧,我在跟你说话!」「我太太再不看我了,只顾着孩子。」「家里没有人关心我,他们甚至看不见我,就像我根本不存在。」爱使我们张开双眼,让我们看见,尤其是看见人的崇高价值
我们必须培养这凝望之爱所产生的喜乐。由于我们是为爱而受造的,我们知道分享美物是最大的喜乐:「要施舍,也要收受,总要使你的心灵愉快」。人生最大的喜乐莫过于为别人谋求福祉,这是天国的预尝。我们可回顾电影《芭比的盛宴》欢乐的一幕:慷慨的厨师获得充满感激的拥抱和赞美:「你使天使也欢欣啊!」当我们为别人带来欢乐,看到他们过得快活,便会感到愉悦和安慰。这样的喜乐是手足情谊的美果,不是凝望者的虚荣感,而是爱人者为被爱者的益处而欢欣,并把爱倾注在他们身上,继而结出美果
另一方面,喜乐也在痛苦中更新…夫妇一起受苦和奋斗后,体验到这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们藉此获益,或是从中有所领会,或是因此而更懂得珍惜他们所拥有的。相爱的人共同付出极大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如此深刻愉快的喜乐实在难能可贵
#福传 #摘录
[简直想把这段话“系在手上,当作标记;悬在额上,当作徽号;刻在住宅的门框上和门扇上。”,以提醒自己。这真是我最渴望锻炼的品质和心境]
我们必须培养若干态度,以表达我们的爱,并促成真诚的交谈。
应付出时间、用心相处的时间。这是指耐心和仔细地聆听,直至对方把话说完。这需要克制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发言。不要急于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却要确保已好好聆听对方想说的一切。这要培养内心的静默,在心灵和思想上保持专注,而且不要急进,放下自身的需要和忧虑,给对方空间。对方需要的,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希望有人聆听,感到有人理解他的痛苦、沮丧、恐惧、忿怒、盼望和梦想。……
应惯于重视对方,这是指认清对方的价值,并确认他有存在、自主思考和获得幸福的权利。即使你必须表达意见,也不要轻视他的说话和想法。这背后的信念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其贡献,因为他们都有不同的人生经验,以不同的观点理解事物,亦有其忧虑,并具备其它的技能和洞见。我们应看清对方的真貌,他的忧虑有何价值,他的说话(即使是口出怒言)有何意义。因此,必须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了解他心底的想法和他向往的事物,并从他所热衷的事物着手,展开进一步的交谈。
心态要开放,不要执着于某些想法,而愿意随时改变或扩阔自己的观点。当我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整合后,或会带来新的见解,使双方的观点更丰富。我们追求的团结不是单一,而是「多元中的合一」,或「合并为一的多元」。在这丰富多姿的友爱共融之中,汇聚了不同的人,大家彼此尊重,互相欣赏,同时保持各人的差异和特色,促进共同的福祉。我们不要以为所有人都要一模一样,同时要敏锐地察觉可能出现的「杂音」,以免破坏交谈的过程。举例说,应察觉交谈中出现的不安情绪,以免影响沟通。重要的是应懂得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之余,而不伤害对方,并选择容易被人接纳的言词或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讨论敏感话题的时候。此外,作出批评时,不要发怒或趁机报复,也要避免说教,这样只会造成抨击、嘲讽、责难和伤害别人的效果。……
应在言行上给予关心,表达关爱。爱可克服最大的障碍。当我们爱一个人,或感到被某人所爱,我们会更了解对方想表达和想要我们明白什么。应克服一种脆弱的态度:惧怕别人,好像他们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安全感应是建基在深思熟虑的抉择、信念或价值观,而不是靠在争论中获胜,或是证明自己有道理。
#福传 #摘录
[我是拿出勇气、下了一定的决心才敢在长毛象上直接摘录教宗关于女权主义和性/性别问题的观点。。但作为天主教徒,教宗的态度不能被回避、也不能被隐瞒。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教宗是这样表态的。他的表达比我面对保守立场的教友时敢做的还要更大胆。难怪很多教会内保守派坚决批评他。不过他也当然还是受到更进步的人的批评,尤其是因为摘录的最后一句。]
在有些婚姻关系中,妇女在言语、身体、性方面遭受暴力伤害,这违反了夫妇结合的本质。我想起某些文化主张施行女阴残割,以及有些妇女未能享有平等的机会,以从事有尊严的工作和担任决策角色。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可见过度的父权文化当道,妇女被视为次等的;然而,在今时今日,我们也不能忽视「代理孕母」或「现时传媒文化中,妇女的身体遭剥削和沦为商品的情况。」有人认为今天许多问题是源自妇女解放运动,但这说法是不成立的,「是错误和不实的,是男权主义的表现。」男女享有平等的尊严,所以当过去的歧视行为不再复现,家庭内各成员平等相待,这使我们欣喜。如果有些看似不恰当的女性主义冒起,我们也要从中看到圣神的工作,以更清晰了解妇女的尊严和权利。
……
此外,统称为「社会性别」(gender)的各种意识型态带来另一个挑战,就是「否定男女之间在本质上的差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并设想一个没有两性之别的社会,从而除去家庭在人类学上的基础。这样的意识型态衍生了一些教育课程和法律条例,提倡个人身分和亲密关系应完全独立于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异。结果,人的身分成为个人的选择,而且个人可以随着时间过去而改变这抉择。」这类意识型态是为响应一些可予理解的渴望,但它们表现为绝对和不能遭受质疑的,甚至试图要决定培育子女的方法,因而使人感到忧虑。我们不应忽视:「生理的性别(sex),以及社会与文化之中的两性角色(gender),两者有其区别但不能互相分割。」
#福传 #摘录
[有教友邀请我一起读2016年教宗颁布的宗座劝谕《爱的喜乐》。这是一个讲当今的教会应以什么样的态度理解“家庭”的文件。]
在这些困难的情况下,教会应给予特别关怀,表达谅解、安慰、接纳,而非立即搬出一套规条,有如把石头砸在他们身上一样;这样做只会使他们感到这位蒙召表达天主慈悲的慈母,是在审判和遗弃他们。这样不是在展示恩宠治疗的力量或福音的光辉,而是用福音的讯息来「教训」别人,使福音成为「砸向别人的硬石」。
……
牧者不应硬把道德律套用在那些生活在「异常」状况的人,犹如把石头砸在他们身上,并且如此就感到满足。这就是心硬的人所作的事,他们常以教会训导作护盾,「坐在梅瑟的审判席,有时以高人一等或肤浅草率的态度,对困难的个案和受创的家庭施行审判。」就此而言,国际神学委员会指出:「因此不应把自然律呈现为一套已制定的规条,并且预先施加于道德主体身上,而应将之视作在极为个人的抉择过程中,一个客观的启迪来源。」。
[想起来四月我和三位全国修院的修士一起吃饭,问到修士们说:“我们教会有一些伦理原则,比如不可人工避孕、不可堕胎。修士们将来成为神父,会以什么方式来向你们堂区的教友们传递这些原则呢?”
修士们的态度是一致的:“在目前的教会中,他们会明确向教友们告知教会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但不会严令教友们遵守,或者对违背这些原则的教友做严厉的批评。”
一位今年毕业的修士做代表解释了他们的态度:教会确实有责任推行这些伦理原则,但所应采取的手段不是通过将这些原则作为律令强加到教友们个体身上,而是努力发展相应的救济和福利制度,以此让教会分担教友的压力。
换言之,如果有一天,教会能给无力抚养孩子的家庭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能有完善的福利机构去收养家庭不愿抚养的孩子,到那时也许教会的态度会强硬起来。但至少在今天的状况中,教会没有立场去因这些伦理原则谴责个体。]
#福传 #摘录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第二章 天主来与人相遇
第一条 天主的启示
一、天主启示祂「慈爱的计划」
人总是希望能够获得平安、理解与爱。正是以此为目的,他踏上出离自我,走向他者的旅程。人身边的每件受造物都是美好的,它们都能在一定限度内满足人的这种追寻。但它们都不是“终极”的。人终归不能安居其中,而总是会被驱使重新出发,走向新的他者。最终,人会开始注视一个不同于任何受造物的终极存在。
关于这个终极存在,我们能说些什么呢?就受造物也能在一定限度内满足人的追寻而言,这个终极存在与受造物之间可以进行类比。但就受造物终归不能真正使人获得满足而言,这个终极存在与任何受造物都决然不同。
但这些似乎就是我们所能言说的全部了。其实归根到底一句话,祂是这样一个存在:我们追寻祂,却总也寻不到。作为人,我可以不断地、不断地去寻求祂,去呼求祂降临。但我永远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拥有祂。因为祂是独立于我、与我不同的他者。
因此,人获得满足的唯一方法,就是祂“藉著完全自由的决定”、“因著祂的仁爱和智慧”,来主动与我相遇。祂的这一主动向人走来的行动,就是所谓“启示”。而这启示,绝不单单是屈尊纡贵来与人见个面、赏两句话、赐些小礼物。天主完整的“把自己启示并赏赐给人”,为了那终生追求祂的人类,祂彻底的牺牲自己,让人能够“分享天主的本性”。
为达此目的,为了让人和天主这两种如此不同的存在能真正相互共融,天主安排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彼此相互适应”:“启示含有一个特殊的「神性教育法」:天主逐步地与人沟通,分段地准备人接受有关祂自己的超性启示,这启示在降生成人的圣言、耶稣基督身上和其使命上达到高峰。”
#福传 #读书笔记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对第一章的总结和对第二章的导言)
之前提到《教理》要在卷一第一部分中完成一个三幕短剧。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第一幕:人寻求天主。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声称所谓人性,就是对他者的开放,特别是对天主(这个最特殊的他者)的寻求。
我们(包括很多基督徒和其他有神论者)往往会在脑海中有这样一个图景:人类和物质世界有一种自然、自足的生活,这种生活中完全不需要考虑神。这也就是无神论思想所设想的那种生活。而神是这种生活的外来者,在有一天突然闯入我们本来已经运行良好的生活。祂比我们更强大、更善良。祂赋予我们一些我们靠自己本无法获得的东西,这些东西就被称为祂的“恩宠”。
当然这已经是个很好的故事了,但按天主教的传统立场,这仍是错误的:人和物质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一个能把天主排除在外,而仍圆满自足的所谓自然生活。因为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寻求天主。所谓“自然”,就是寻求恩宠、向恩宠开放。
既然人的自然就是寻求恩宠,那人凭着自然理性必然就可以去认识和谈论天主了。因此,之后我们谈论了自然神学的原材料(即受造物)以及方法论(即否定神学和类比神学)。不过,虽然我自己很喜欢自然神学,觉得它作为一个理论非常有趣,但也必须承认,自然神学是一种认识天主的非常笨拙的方式。做一个类比,用自然神学去认识天主,就像用物理学去认识人:想要认识一个人,我先去学习物理学的原理,然后测量这个人的物理性质,长宽高、温度、导电率、身体的各个器官、大脑中的神经元。用这种方式,我确实可以获得关于这个人的很多信息。(对物理主义者来说,这种方法原则上能获得关于这个人的全部信息。)但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想要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与他交谈,特别是首先听他说些话。
接下来,在“第二章 天主来与人相遇”,我们就要看看天主对我们到底说过什么,又是如何说话的。说实话,这才是了解天主和祂的教会的真正的起点。(但之前的人类学和自然神学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和他交谈之前可能也确实要从物理上简单观测一下这个人,至少确保他是物理上确实存在的,不是我们心中的幻觉 hhh)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首先会接触到一些圣经人物:人类原祖、诺亚、亚伯拉罕、耶稣基督。然后是天主教所认可的三条启示途径:圣经、圣传、教会训导权。我们也会谈到所谓“私人启示”的问题。
#福传 #读书笔记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第一章 天主为人是「可及」的
四、如何谈论天主?
(第二部分 类比神学)
还有另一些概念也不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最典型的是“存在”。因为人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概念:我要对比红色和非红色(黄绿蓝)才能发现红色的独特性。但我们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存在的,不可能经历到“非存在”去与之形成对比。(也正因此,“存在”这个概念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才在哲学上成为有趣的问题。)
还有一类概念,比如“自我”,每个人只可能经验过独特的一个。那也就不可能像重复见到很多红色物体来产生红色概念一样形成“自我”概念。因此,“自我”概念(以及内在于自我中且是人类自我特有的“理智”、“意志”等概念)也不是从经验中产生的。
所有这些不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概念(它们倒也不是否定性的),都可以被用在天主身上,而不违背否定神学原理。我们因此会说天主存在、有理智、有意志等等。我们认为真、善、美、独一、完整等等概念也是如此。(因为它们都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一切存在物。)
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天主与受造物的“相似之处”。但天主的独特性依然要被强调:“人类语言表达天主的奥迹,总是短了一截。”“我们必须记得,‘每当我们在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察觉到若干相同之处时,就必发现两者间有更大的不同之处’”。
这就是“类比神学”的原则:一个概念,例如“存在”,在“天主存在”和“人存在”者两个命题中其实不是完全同义的。但也不是完全歧义的。它处在一种叠加状态,即“类比”。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很多思想家认为它是天主教哲学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我们将来会时常遇到它:天主在类比的意义上存在、原罪在类比的意义上是一种罪、教会在类比的意义上是圣事等等。
我来举个例子说明“类比”:经过我们之前所作的讨论,现在来考虑“天主是可以被认识的么?”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已经回答过了,可以。并且我们已经表达了很多对天主的认识——存在、不变、永恒、有理智、有意志。这些无疑是真正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表明了,我们认识天主和认识不同事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我们是通过经验直接认识普通受造物,但却是通过对受造物的否定和类比来认识天主。因此,我们认识受造物,也认识天主,这里“认识”一词不是同义的,也不是歧义的。这就是类比的。
#福传 #读书笔记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第一章 天主为人是「可及」的
四、如何谈论天主?
(第一部分 否定神学)
教会相信人即使只依靠生来的理性(不考虑《圣经》、教会等启示)可以认识天主,因为人之被造本来就是为了与天主交往。“在支持人类理智能够认识天主的同时,教会也表达了她能向众人及同众人谈论天主的信心。这个信心就是她与其他宗教、哲学和科学,以及非信徒和无神论者对话的基础。”
但就像之前谈到的,这种对天主的认识和谈论必须是以“物质世界和人”为起点的。换言之,人的理性不能直接以天主为对象,而必须通过受造物的中介才能达至天主。天主“不可言喻、不可了解、不可目睹、不可捉摸”。(正因为祂和我们全然不同,是绝对的他者,祂才是最有价值的对话者嘛。)我们不能谈论天主本身是什么,祂不会被人的任何概念所捕获(所谓“否定神学”),但我们可以讨论天主和其他事物的关系(所谓“类比神学”)。
“否定神学”就是说“我们不能明白天主是甚么,只能明白祂不是甚么”:比如说“天主是红色的”,这种肯定句从形式上就必然是错的。只可能是否定句“天主不是红色的”。类似的,天主是无形体的、不变的等等。但大家都知道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很容易:“天主不是‘非红色’”,这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呢?
其实否定神学真正的要点是:人从经验中提炼出的概念都不能以肯定的方式来陈述天主。我们看到很多红色的东西,提取出共性而产生了红色的概念。绝大多数概念,比如方形、甜味、热、运动等等,都是这样从经验中产生的。它们一律不能被用来陈述天主。
但人如果只是看到很多非红色的东西(他们可能有些是黄的、有些是蓝的、有些是绿的),是绝不可能产生出“非红色”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不是从经验中归纳出来的。它天生自带否定的色彩,这是它和“红色”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它就可以被用来陈述天主了。
并不是所有自带否定的色彩的概念都像“非红色”这样直接带有“非、不”等否定词。最常见的例子比如“永恒”:我们经验到的一切都是非永恒的。因此“非永恒”反倒才是肯定性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说天主永恒并不违反否定神学的原理。
也是正因此,比如“有色”的反义词是“透明”,两者都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那“天主是有色的”和“天主是透明的”就都是错的——天主根本就没有颜色这个属性。(就像说数字1是有色的或透明的也都是错的。)
#福传 #读书笔记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第一章 天主为人是「可及」的
一、对天主的渴求
就像上面提到的,《教理》首先面对的问题是人的自然本性以及生存处境的问题。《教理》对此做了坚定的断言:“自出世之初,人被邀与天主交谈。”这是当代天主教格外强调的一种人性观:本笃十六世教宗说“人的最明显标记是……他是天主的对话伙伴”,现代最重要的天主教神学家之一卡尔·拉内说人就是“圣言的倾听者”。
在我看来,这个断言首先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人的本性就是向他者开放;自我的使命就是朝异己接近。我知道有的宗教认为自我是圆满的,有的宗教认为自我是虚无的。当代天主教的精神立于这两条平行线的交叉点的:自我不是虚无,它是实存,而且享有光辉和尊严。但它天生具有向外开放的结构,不会安于自己的圆满。做一个类比,它不是无形体的幻象,它确实有完整的形体,但这个形体不是完满自足的圆球,而是一个有口鼻(也被刺穿)以对外开放的形体。
每个人自己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性,但每个人单凭自己都没法实现它,它只能在我们与他者的交往中才能被实现。
我们首先与事物交往,去认识和渴望身边的事物,这是无时无刻、不可终止的。并且,按照传统的经院哲学,我们的认识和欲望的直接对象永远是它者,它们只有通过它者才能反射回来,间接的达至自我。
然后我们与他人交往,这是当我们谈到“交谈”、“交往”时主要会想到的。人与他人共在,他人是我们永恒的向往、永远的谜题。每一个人都如此神秘,因为所谓人格的“不可通传性”意味着别人永远无法彻底领悟、了解他,他是无穷的深度、永不可穷竭、永远吸引人,邀请人去不断地深入。
最后我们与天主交往。我们虽然命定找寻,却终归无法在任何受造事物中找到真正的平安和爱。这最终将我们引向一位绝对的他者,完全未知、完全超越。但只有在这个他者身上,我才能实现我自然本有的“对话”本性。祂才是最终的交谈者。而因为祂满全了我的内在本质结构,所以这个他者对我来说又是完全内在的、完全属于自我的。
天主是爱,祂是领犹太人逾越的神,带这个民族离开原处、跨越界限,前往未知之地;祂是十字架上被长矛刺穿的神,祂肋旁开放的伤口意味着天主向我们开放,为我们建立道路。如果没有祂,就没有任何人能逾越自我,去向未知的他人开放。
#福传
哇 今天好累啊 和几位教友在学校逛了一整天 我们几个还帮一家人做了半天导游 介绍学校历史 可惜那位小朋友一直想买一种她在网上看到的透明的纪念币 但是我们最终也没找到 hhhh
刚回到寝室 就不读教理了 但还是分享点自己的信仰体验 这是直接摘自前几天和教友的微信聊天
------
我最近一直在不断地唱圣母升天节的答唱咏,就是“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我参加晚弥撒的时候真的为这两句非常感动。就是觉得圣母经的前半部分是一种纯然的赞美、歌颂,没有为自己的祈求,也没有对罪的哀痛。纯然赞美、祝福一个不同于自己的、完美的人。
我感觉自己常说“为别人代祷”,但其实很难真诚起来,在祈祷中讲心神真的集中在他人身上。我在拿圣母练习 hhh 因为她是完美的。我用“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练习真诚、练习祝福他人,称赞他人。
当然后半部分也很美,通过祈求带我们面对罪、面对当下、面对死亡、面对天主。但我最近正在专心于前半部分 hhhh
------
这里的背景是,天主教会敬礼圣母玛丽亚,并有一个专门的“圣母经”,它是:
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
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
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
天主圣母玛利亚,
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
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
它的前两行是天使在见到玛丽亚时向她打招呼的话。第三行是一位圣妇依撒伯尔赞美玛丽亚的话。最后三行(所谓的第二部分)是中世纪末期后加的。
既然提到了圣母,也就顺便提一下。天主教强调崇拜(adoration)和敬礼(Veneration)之间的区别:只有天主当受到崇拜,祂是我们唯一的天主、唯一的神。玛丽亚不是神,她是我们信徒的一员,她是信徒的典范、教会的象征;她以最完美的方式崇拜了天主,而我们要模仿她,因而尊敬她,这种行为就是“敬礼”。
天主教徒们对这一点一般非常敏感。因为我们常常被人误解为将圣母(以及其他圣人)奉为神明,去崇拜她。其实我们是将她视为楷模。
#福传 #读书笔记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导言)
谈到天主教,我预想绝大数人首先联想到的标签就是“一神论宗教”。确实,这个宗教以一个最独一的、最特殊的个体为焦点——“天主”。但我们天主教徒们之成为天主教徒无疑也是关乎我们自己的事。因此《教理》没有选择在正文的开篇直入主题,立刻论述天主的存在、属性和行动,而是先让两个角色——天主和人类自己——登场,上演了一出三幕短剧:首先是人寻求天主;然后是天主来与人相遇;最后由人来回应天主。由此,天主教显示出它所关注的是我自己和一个他者(并且是一个与我如此不同的他者)之间的交往:我如何寻求祂,我们如何相遇,我们又该如何相处。
第一个环节对应的是人类自然的生存状况,其实是一种哲学人类学;第二个环节就是天主对人启示自己,我们会谈论“启示”的含义和内容(比如我们会谈什么是《圣经》、什么是教会);第三个环节中,所谓人对天主的回应就是指“信仰”,因此我们又会谈论“信仰”的含义和内容。而贯穿这三个环节(其实很可能将贯穿整个神学、整个信仰生活)的问题将是恩宠(grace, 指那些属于天主的东西)和自然(nature, 属于我们本性的东西)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将从这个问题出发,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
这些内容构成了《教理》第一卷“信仰的宣认”的第一部分。这第一卷共分两个部分,当我们在第一部分的结尾指出“信经”是对信仰的内容的提要后,我们就将转入第二部分,去以“信经”为纲要逐条讨论这些信仰内容(在那时我们才会真正开始介绍天主,并讨论三位一体、创造、道成肉身、复活、末世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词)。
#福传 #读书笔记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一部分「我信」────「我们信」
(导言)
谈到天主教,我预想绝大数人首先联想到的标签就是“一神论宗教”。确实,这个宗教以一个最独一的、最特殊的个体为焦点——“天主”。但我们天主教徒们之成为天主教徒无疑也是关乎我们自己的事。因此《教理》没有选择在正文的开篇直入主题,立刻论述天主的存在、属性和行动,而是先让两个角色——天主和人类自己——登场,上演了一出三幕短剧:首先是人寻求天主;然后是天主来与人相遇;最后由人来回应天主。由此,天主教显示出它所关注的是我自己和一个他者(并且是一个与我如此不同的他者)之间的交往:我如何寻求祂,我们如何相遇,我们又该如何相处。
第一个环节对应的是人类自然的生存状况,其实是一种哲学人类学;第二个环节就是天主对人启示自己,我们会谈论“启示”的含义和内容(比如我们会谈什么是《圣经》、什么是教会);第三个环节中,所谓人对天主的回应就是指“信仰”,因此我们又会谈论“信仰”的含义和内容。而贯穿这三个环节(其实很可能将贯穿整个神学、整个信仰生活)的问题将是恩宠(grace, 指那些属于天主的东西)和自然(nature, 属于我们本性的东西)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将从这个问题出发,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
这些内容构成了《教理》第一卷“信仰的宣认”的第一部分。这第一卷共分两个部分,当我们在第一部分的结尾指出“信经”是对信仰的内容的提要后,我们就将转入第二部分,去以“信经”为纲要逐条讨论这些信仰内容(在那时我们才会真正开始介绍天主,并讨论三位一体、创造、道成肉身、复活、末世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词)。
#福传 #天主教教理
正好介绍一下《天主教教理》这本书:这本书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1992年颁布。“这本教理的目标,是……把有关信仰和伦理的天主教教义的主要和基本内容,以综合和有系统的方式陈述出来。”因而,自颁布以后它就成了教友们学习的标准材料和权威参考。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 首先是启示和信仰。大致也可以说是关于教义或神学的内容。这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所谓“宗徒信经”(共分12条);
- 第二是教会的七件圣事,洗礼、坚振、感恩祭/圣体/弥撒、和好/告解/忏悔、病人傅油、婚配、圣秩;
- 第三是教会的伦理,这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十诫”;
- 最后是祈祷和灵修,这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所谓“天主经/主祷文”(7项祈求)。
《教理》称这四部分为“四支柱”,它们也确实支撑着我的生活:教友们用言语谈论启示和信仰,用行动参加圣事、遵守伦理,用心灵向天主祈祷。
《教理》还有一些配套书籍:最常被推荐的,有一本《天主教青年教理》,它是专为青年人写的,所以比《教理》风格更轻松,篇幅更是短得多。另有一本《天主教教理简编》,风格比《青年教理》严肃些。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颁布了它,说“本人现在向全教会推介的《简编》,是《天主教教理》的忠实和可靠撮要。它以简明的方式,包含了教会信仰的扼要和基本内容,一如前任教宗所期望般成了一部‘手册’,好让教内外各界人士能一目了然,领略到公教信仰的全貌。”
#福传 #天主教教理
正好介绍一下《天主教教理》这本书:这本书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1992年颁布。“这本教理的目标,是……把有关信仰和伦理的天主教教义的主要和基本内容,以综合和有系统的方式陈述出来。”因而,自颁布以后它就成了教友们学习的标准材料和权威参考。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 首先是启示和信仰。大致也可以说是关于教义或神学的内容。这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所谓“宗徒信经”(共分12条)
- 第二是教会的七件圣事,洗礼、坚振、感恩祭/圣体/弥撒、和好/告解/忏悔、病人傅油、婚配、圣秩。
- 第三是教会的伦理,这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十诫”
- 最后是祈祷和灵修,这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所谓“天主经/主祷文”(7项祈求)
《教理》称这四部分为“四支柱”,它们也确实支撑着我的生活:教友们用言语谈论启示和信仰,用行动参加圣事、遵守伦理,用心灵向天主祈祷。
《教理》还有一些配套书籍:最常被推荐的,有一本《天主教青年教理》,它是专为青年人写的,所以比《教理》风格更轻松,篇幅更是短得多。另有一本《天主教教理简编》,风格比《青年教理》严肃些。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颁布了它,说“本人现在向全教会推介的《简编》,是《天主教教理》的忠实和可靠撮要。它以简明的方式,包含了教会信仰的扼要和基本内容,一如前任教宗所期望般成了一部‘手册’,好让教内外各界人士能一目了然,领略到公教信仰的全貌。”
[我选择首先摘录的,是《天主教教理》第25条。这是该书前言的总结,我也要将它作为我的开场白:]
整个教义和训示的目的应导向永无止境的爱。我们可有系统地陈述信仰、望德或本分,但最重要的是应时常强调吾主的爱,务必使人明白,任何基督徒全德的行动,无不是只以爱为起点,亦只以爱为终点。
[也附上于此相关的另外两条,来表明什么是天主和什么是人,它们都是在我小时候曾赋予我安慰的言语:]
天主的本质就是爱。时期一满,当祂派遣了祂的独生子和爱之神时,天主启示了祂最深处的秘密:祂本身就是爱的永远交流:父、子、和圣神,而且预定我们也分享这爱。(第221条)
天主因著爱而造了人,也召叫人去爱;这是整个人类最基本和与生俱来的圣召。因为人是按照天主的肖象和模样而造成的,而天主本身就是爱。(第16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