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詩為什麼要用比興手法,為什麼不能像散文一樣直說,而偏要用一個事物來比喻或興起另一個事物?這是為了要用具體的事物形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思想概念,即所謂形象思維。」
我前不久才想,為什麼填詞人要用比喻,而不能直接訴說感情?如果直說感情,會是什麼樣子?
我自己想到的是,內心的情感是不可被看見的,能被看見的是身體、是眉目,這也因為很多時候感情會外露。為什麼我要寫我內心以外的事情,來表現我的內心,來做比喻,因為我不能直接把我的心捧給你看啊!除了不能,也是不想。
為什麼周耀輝填《借火》,以「借火」這個動作來表現一個人的寂寞和渴望,以及一段曖昧的關係?為什麼他不直接說我好寂寞,我受了傷,我想有個人來填滿我,但不想太過認真?
如果直說,會是什麼樣子?那就會是「死了都要愛/不淋漓盡致不痛快」,會是「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會是「對你愛愛愛不完~」,會是「我的心真的受傷了」,這樣寫給人的感覺是什麼?你會喜歡嗎?
我懷疑我肯靜下心來讀詩,是因為想研究廣東歌歌詞。
#readforlife #施蟄存 #唐詩百話 #粵語歌曲探究
「而作詩為什麼要用比興手法,為什麼不能像散文一樣直說,而偏要用一個事物來比喻或興起另一個事物?這是為了要用具體的事物形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思想概念,即所謂形象思維。」
我前不久才想,為什麼填詞人要用比喻,而不能直接訴說感情?如果直說感情,會是什麼樣子?
我自己想到的是,內心的情感是不可被看見的,能被看見的是身體、是眉目,這也因為很多時候感情會外露。為什麼我要寫我內心以外的事情,來表現我的內心,來做比喻,因為我不能直接把我的心捧給你看啊!除了不能,也是不想。
為什麼周耀輝填《借火》,以「借火」這個動作來表現一個人的寂寞和渴望,以及一段曖昧的關係?為什麼他不直接說我好寂寞,我受了傷,我想有個人來填滿我,但不想太過認真?
如果直說,會是什麼樣子?那就會是「死了都要愛/不淋漓盡致不痛快」,會是「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也會是「對你愛愛愛不完~」,這樣寫給人的感覺是什麼?你會喜歡嗎?
我懷疑我肯靜下心來讀詩,是因為想研究廣東歌歌詞。
#readforlife #施蟄存 #唐詩百話 #粵語歌曲探究
《八分·如何看待〈星戰〉裡的反抗者》,最後放的歌是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關正英和關菊英合唱的《倆忘煙水裡》。
梁文道說,這首曲子是顧嘉煇用中國五聲音階作成的。查了一下,世界各國都有五聲音階,中國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大致對應著現在西洋簡譜中的唱名 do re mi sol la。
華德福的五音豎笛,一般能吹出這五個音,加上高音 do 和 re,一共七個音。用五聲音階作成的曲子,被稱為五音歌曲。不過後來趙靜老師在此基礎上,發現了在五音豎笛上吹出 fa 和 si 音的方法,從而增加了五音豎笛能夠吹奏的歌曲數目。
華德福認為,五音歌曲能夠給感官還很敏感的孩子提供滋養,因此幼兒園中大多數都是五音歌曲,老師自己作曲時也是盡量用五音編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A%94%E8%81%B2%E9%9F%B3%E9%9A%8E?wprov=sfti1
《八分·如何看待〈星戰〉裡的反抗者》,最後放的歌是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關正英和關菊英合唱的《倆忘煙水裡》。
梁文道說這首曲子是用中國五聲音階作成的。查了一下,世界各國都有五聲音階,中國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大致對應著現在西洋簡譜中的唱名 do re mi sol la。
華德福的五音豎笛,一般能吹出這五個音,加上高音 do 和 re,一共七個音。用五聲音階作成的曲子,被稱為五音歌曲。不過後來趙靜老師在此基礎上,發現了在五音豎笛上吹出 fa 和 si 音的方法,從而增加了五音豎笛能夠吹奏的歌曲數目。
華德福認為,五音歌曲能夠給感官還很敏感的孩子提供滋養,因此幼兒園中大多數都是五音歌曲,老師自己作曲時也是盡量用五音編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A%94%E8%81%B2%E9%9F%B3%E9%9A%8E?wprov=sfti1
《八分·如何看待〈星戰〉裡的反抗者》,最後放的歌是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關正英和關菊英合唱的《倆忘煙水裡》。
梁文道說這首曲子是用中國五聲音階作成的。查了一下,世界各國都有五聲音階,中國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大致對應著現在西洋簡譜中的唱名 do re mi sol la。
華德福的五音豎笛,一般能吹出這五個音,加上高音 do 和 re,一共七個音。用五聲音階作成的曲子,被稱為五音歌曲。不過後來趙靜老師在此基礎上,發現了在五音豎笛上吹出 fa 和 si 的音,從而增加了五音豎笛能夠吹奏的歌曲數目。
華德福認為,五音歌曲能夠給感官還很敏感的孩子提供滋養,因此幼兒園中大多數都是五音歌曲,老師自己作曲時也是盡量用五音編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A%94%E8%81%B2%E9%9F%B3%E9%9A%8E?wprov=sfti1
看完端寫的這篇回顧顧嘉煇的文章,感覺聽歌的時候還得把那時候的電視劇補一次。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30107-culture-joseph-koo-kar-fai-hk-music-history/
張學友的《李香蘭》翻唱自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不要走),後張學友又改編成了國語版《秋意濃》。
李香蘭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的著名歌手。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6%9D%8E%E9%A6%99%E8%98%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