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 :goose_walk: · @flyover
2383 followers · 60408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昨天晚上看了下剧本最后一段,确实和舞台上呈现的感觉差别很大。
1. 兄弟之间应该是平衡的角力,而在角力中,我感觉会有很难得的坦诚、甚至近乎亲密的时刻,而这个亲密时刻并不是出现在哥哥作为上位者的施恩,恰恰是在哥哥袒露脆弱的时刻。
2、哥哥的求和,他说自己整整一礼拜害怕接电话,说自己经历了精神崩溃,这些都应该是真诚的。哥哥这个角色应该是有“漏洞”的,这符合亚瑟米勒自己作为这个哥哥的自省。他说自己的进取害死了人,说这话的时候,我不觉得何冰应该以这样一副“我都这样了你还想怎么样”的态度去呈现。就算要展现这种态度,在最后爆发争执的时候展现应该会更有层次。
3、Like I said,层次。兄弟吵架没有层次没有情感变化,从头到尾就是哥哥相对很稳手握真理,弟弟情绪激动大吼大叫。看得疲惫。同时所谓真相的层层揭露因为少了情绪的递进变成了很低级的“情节反转”。
4、年轻(实际应该五十岁)的夫妻二人问题都很大。二人吵架热情似火不似中年更像刚结婚,妻子作为五十多岁老酒鬼,她对生活的抱怨、苦闷,演得像是小女孩的撒娇耍性。弟弟的问题刚刚说了,更大,毫无层次地从开头夫妻场景一直激动到尾,中途几次在情节上差点原谅哥哥显得非常突兀。无法重新开始生活的怯懦我倒是没看出来,挺有激情的么这不是。两位开头都拉得太满,以至于中途揭露父亲其实有钱的那段非常平,无法真正爆发出来。
5、看话剧时看最后一段我根本没看懂,妻子怎么突然就理解丈夫维护丈夫对丈夫爱意爆棚了?看英文剧本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妻子根本不是突然站了丈夫,而是因为看出兄弟吵架此时已经不可挽回,哥哥甚至开口说你吊死在我家门口吧,她才“安静地”出言制止:“求你出去吧,别再说了。”
这样之后妻子的独白才接得上:那么多年那么多年的苦难仇怨,今天即使见面也无法言和,但我依然还幻想着,也许下一次,也许再迈出一步,他们就能和解。
——然后妻子向犹太老人发问:你是什么时候不像我这样犯傻的呢?
犹太老人重复了女儿自杀的事,说自己天天都在想她,“但假使奇迹发生,她活过来站在我面前,我对她说什么呢?”
这句话的意思,也许是“就算女儿活过来我又能说什么呢?”,过去的事无法论及对错,过去的债也无法偿还,过去的仇怨更不能奢求和解;又或者是犹太老人的意思是,即使到了我这把年纪,我也还在犯着这样的傻啊。
无论是哪种,妻子沉默了。丈夫问她如果愿意还能赶上电影,她单单回了句“Okay”。丈夫伸手拿西装,她也是淡淡说了句“Leave it”。
这真的是这版表现出来的那样爱意爆棚吗?这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妻子对于过去、对于未来的惆怅和哀伤。换个角度,亚瑟米勒啥时候写过以浓烈爱意为结尾的故事了?
6、犹太老人这个角色,从海外剧评而言似乎应该是一个兼有喜剧感和智慧的角色,可惜我感觉他演出来的感觉几乎是在靠年龄和嗓门压制对方,讨价还价的精明的喜剧感是一点都没有。
而最初我没看懂的最后一段,在原剧本里有一段他详细的心理描写:最开始他环顾四周,那么多的工作量让他觉得担忧和恐惧。然后他打开了留声机开始播放一开始提到的laughing record——请注意,这个laughing record根本不是这版呈现出来的意义不明的假面舞会录像,随便查一下就可以在油管上找到,这是两个人在破碎的(仿佛放屁的)铜管伴奏下从头到尾狂笑不止(有点类似于当下的哈哈歌)的录音。老人就在这样的笑声伴奏中慢慢笑出声,以至于笑到最后howling helplessly to the air的程度,这部没有和解的、哀伤的剧,是在这样近乎荒诞的笑声下落幕的。而这版,这种躺在沙发上的安详笑容,我朋友吐槽说以为他安息了呢。

我当然不排斥戏的改编和再创作,但何冰采访中也确实说面对亚瑟米勒他是不敢改编的。如果是这样,那我只能说,这版对剧本的理解和表达目前有很多问题了。

#代价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渊! :goose_walk: · @flyover
2383 followers · 60396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戏结束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既不是看了好戏的欣悦也不是看了烂戏的愤怒,而是困惑,困惑在于我第一次无法理解亚瑟·米勒的戏是什么情况——同时也被吵得脑壳很痛。
总之我不太理解妻子为何突然转变态度(显然不止我一个,观众席都发出了“嗯?”的声音),也不理解犹太老人这样的人物塑造放在这里,让他处于收尾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是什么意思。我感觉需要看看其他版本。
演员方面,男女主相貌都只有三十岁左右,演五十岁经常互相埋怨的老夫妻有些说不过去,吵架也吵得激情似火仿佛刚结婚。两位以及犹太老人经常通过大吼大叫来打断/压倒说话的对象,让我头听得实在有些晕。
最重要的部分是兄弟吵架部分,我确实听出了剧本中两种价值观和人生之间的冲突,听出了父辈的怯懦操控导致了这样的冲突。但——如果静下心来单想剧本,包括我对米勒的了解和阅读了一些国外的剧评,那么兄弟之间的吵架应该是两种观念的争锋相对,绝不应该是现在舞台上呈现的一边倒、仿佛一个有理有据另一个只是赌气不原谅这样的。除了弟弟的演员惯常用大吼大叫咬字极重显得很虚之外,我也斗胆说一句,何冰可能演得太自信。米勒自己说这部戏应对越南战争的思考,而研究者认为他参考了他自己和兄弟的人生和关系,如果这个为真,那么哥哥这个角色正是米勒自己,那他应该是含有一些愧疚的——包括剧中他自述因为太想成功的价值观害死了病人导致精神崩溃,这正应对着他当年的价值观某种程度让弟弟去牺牲自己,而现在,他是来求和、来面对自己的。而在何冰身上,我确实没感觉出他有精神崩溃的痕迹。他这哥当得,依然这么自信,甚至有些爹。
另外就是翻译问题,原名The Price,既指旧家具的价格、也指二人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付出的代价(somehow我没看出哥哥付出了什么代价anyway),是贯穿全剧的,中文名为“代价”,一半的实指就没了。
总之还是——困惑。应该不太会推荐去看这版。

#代价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渊! :goose_walk: · @flyover
2382 followers · 60316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出于对原剧 的爱,了解导演之前的言论,担心中文制作会毁了剧,怀着可能被创的预期来看这部中文版。
结果是还好,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因为对原剧本的忠实(在我记忆范围中几乎没有改动或者本土化,连英式假发都有保留),这部剧的中文版依然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辛芷蕾可惜在没有预演就直接上了首演因而拖累了评价,今天她吃的明显螺丝在两个小时控制在六七个以内,绝不至于像首演评价形容为“崩盘”那么糟糕。整场情绪是非常到位的,配合优秀的剧本完全能让我代入主角的痛苦。但非常可惜,最明显的三个螺丝吃在最后高潮演讲的开头,多少有些影响情绪,好在后面稳住了些。另外辛芷蕾的台词可能不是话剧剧场惯常听到的中气十足型,激动之处容易破音和吞字,会听不清楚,希望未来能够练好一些。总体她的表演我是认可,可以完整呈现这个剧本的。
舞台方面。笨重的长桌在某个场景转换的时候拖了后腿,辛芷蕾不得不一边念着愤怒的台词一边……安装桌子。两侧赛马场的设计能理解想法但也没有更多意义(我也不认为赛马是横贯全剧的主题),台上摄像也已经是被用滥的手段(还好只有一段,可以接受)。但最为尴尬的是时不时响起的背景音乐,写满了“我要开始煽情啦!”,偶尔合适,大多数时候都很刻意甚至会掩掉台词。还有为什么两次煽情音乐的起始点都在男性前上司亚当身上,他,很,重,要,吗?能比主角的妈妈重要?主创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什么心思。
但由于原剧的力量摆在那里,由于中文版比较忠实地呈现了原剧的力量,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去现场看的剧,甚至期待它能在中国也掀起像在英国那样的风暴:有些事情应当改变。但同时我也很悲观,因为中国性侵受害者的处境甚至远不如英国,法律也远达不到“公正”。我也不知道这部剧到底能不能引发任何的波动(就在散场,我友还听到有男观众对着女友说,“这不就是给女人看的戏吗”,还收获了女友的附和。我甚至不知道它还能演多久。
但是这也应该改变。

#PrimaFacie #初步举证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渊! :goose_walk: · @flyover
2380 followers · 60002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作为健人我没多少资格评价这部剧:当一个人把心掏出来摆在你面前时,又怎么能去“点评”呢?当坐在轮椅上的人讲着她自己的明亮和黑暗,她的自信与渴求,矛盾与爱,而我可能就是她故事中“他人的目光”的一员,当然应该闭上嘴好好听。
也许可以单从舞台来讲。舞台精致不失复杂,道具隐藏在触手可及的各种角落随着讲述一一展现,投影和灯光的复杂也超出了我对独角剧的预想。但这戏又不可能只从舞台来讲。做手术一段,刺眼的红色激光打在主角双腿上,之前象征着“演讲准备间”的红玫瑰被主角拿起,在象征着“手术室”的白布单胸前划过一道道深红色的血痕,就像主角在挖开自己的胸膛把心掏出来给大家看一样,这让所有对舞台技术的单纯点评又显得苍白。
我能说的是,这部剧,满足了我对优秀戏剧的要求:在专业的舞台设计和灯光设计之下,让普通观众张开另一双眼睛看到与自己不同的人,也把一整个复杂的世界和复杂的人浓缩在方寸舞台的两个小时之中。这就够了。
确实推荐大家有机会能看!

#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渊哪,渊哪! :goose_walk: · @flyover
2381 followers · 59458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演员是好的。宋忆宁尤其灵光。
但剧本一盘散沙。“平行时空”的概念对剧本身毫无助益,纯粹故弄玄虚。第二段既是剧情介绍的重点,也是编剧笔力心力所在,那么如果说第一段还可以视为鸡肋的铺垫,那么第三、第四段,看不出存在的必要。
即便是重点所在的第二段,其本来可能有的冲突和人性复杂,也被啰嗦的台词、生硬的人物转折所埋没。夏满天的人生意义危机体现在“所有权“导致的嫉妒之下,于是显得琐碎而作,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基本只是口号,其死亡强行便当又强行煽情。而他的死以及老马的回归,又怎么导致了莫桑晚的转变,让她从不问世事到履行责任?老马最后为何又突然要回唐山?细究下来根本没有合理的转变,只是编剧突然要他们开始说教一些道理了——或者唱一些歌。
现场气氛倒是很热烈,又是笑又是欢呼鼓掌的,整得我更加坐立难安。这戏难道算好?也许只能勾起一些老久的情怀罢了。

#家客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去年此时,上海还正处于长达两个月的寂静中,接力转发着一个不断被消失的视频。去年10月,开演前两个小时取消在我心中镌刻下愤怒的痕迹。去年12月,我踩着白色纸张叠成的飞机飞到深圳,抱着那盏不会灭的灯。
而此时此刻,第一个“正常”的、“热闹”的五一,我终于在上海等到了它。
于是果不其然又在讲到求先生葬礼的时候哭,水龙将人群冲倒的动静,国际歌的歌声,我和朋友都曾在另一个场合听过。也在廊下听雨(飖飖抽烟)时叹,观照自己,才过一年竟然也有些忘却了去年此时内心的愤怒,就好像眼前真的回归了“正常”。剧中那些道理重复听过那么多次几乎能背出来了,但又觉得,还是得讲一千遍,一万遍。
张巍越来越没有当年直播那副洞若观火举重若轻的总攻样了,越来越会被旧友的质问刺伤,好事。面见始终如一的旧友,对郎而言,就是剥去四处应付的壳,重新审视自我的过程。他该动摇,该动情,也该重新认识到旧友对他意味着什么。
杨楠,哎,人如其戏,微博号炸了好几个,SD出来穿着文化衫,上书四个大字“我没意见”。套用戏里一句,“我很乐意宣扬,可惜他们把我的书都禁了。”
朱冠霖,三人戏里的磐石。是他用缓和的节奏稳住了火药味四射的吵架二人,也是他在廊下听雨时,静静地把二人的情绪推到更私密又深切的痛楚。
1.0版本发传单无人理睬的剧情改了。我不知道这样的改动到底是妄想还是希望。但愿是希望。就像手中的滚灯一般,比不上新式手电那么亮堂,但总能点下一点烛光。

#双枰记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一个意料之中的故事吧,尤其是中途抖落出的CD问题简直是看到男主包装方式的一刻就猜到了剧情走向,有点没劲。
也难怪有人会觉得小欢的角色是不是把男主当备胎……我自己不带任何道德评判,但确实国内环境下很多人会这么想。以及我还是觉得那个CD和整个故事的结局太cheesy了,我倾向于两个人还是迟早出问题,既然音乐品味对男主那么重要的话。
舞台换场频繁且有些漫长,全靠莫扎特演员弹钢琴撑时间,问题是他弹得真是……我一个外行都听出不顺的程度……还有男主一个古典音乐狂热爱好者,每次暂停CD怎么都断在乐句中间啊!Twosetter狂怒!(不是)
小欢老灵了,她老公就有点卡顿——从舞台节奏来说。总觉得小欢球丢给他会在他那儿停一下。不排除是人物塑造但节奏还是断了。而且他那个呵呵呵呵笑得我也不是很舒服……总感觉有点尴尬。

#降e大调三重奏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一只大鹅嘎翠柳 :goose_walk: · @flyover
2382 followers · 58821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改编自卡夫卡《致某科学院的报告》(kanunu8.com/book3/7592/165688. ),文本基本上一致,那重点就是舞台表现了。
演员李腾飞模仿猩猩神态动作非常厉害,辗转腾挪可以说方寸之间大显神通。说是前两排为互动区,实际的观众互动范围是整个剧场。今天“学会抽烟”一句,一男观众先递了烟又亮出打火机要给他点火,全场笑得乐不可支。
舞台上基本没有布景,全靠灯光模拟出各种场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是主角猩猩决定做人的一刻,一束横光从舞台侧面打来,主角从舞台左侧从猿猴姿势慢慢向右变成直立行走,看过生物课本那张图的人都会明白。
比起原作里讽刺性质的,变成“人类”志得意满一路向前的猿猴,剧中还是加了一段,在猿猴习得人类教育达到巅峰时,却让他赤裸面对观众面对自己,回忆起在母亲背上的丛林生涯却再也抓不住的段落。只是这偶尔的一瞬过后,猿依旧重新穿上西装说,他没空回头,只有向前。
卡夫卡的隐喻可以理解为各种具体的东西,但核心便是与社会规则有距离的人,要么无法融入最后死亡,要么竭尽全力仍似小丑。悲凉的底色是热闹欢乐的互动也掩盖不住的。

#一只猿的报告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一只大鹅嘎翠柳 :goose_walk: · @flyover
2383 followers · 58669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缪时客的罪案剧确实是积累了经验。等到猎罪这部剧改音乐剧上,音乐的动听和叙事功能较前几作更加平衡,舞台光影、投影乃至摄像的运用也少了《隐秘》时那种浓重的炫技之感,开始考虑为剧情服务。台上摄像自从Ivo之后被各种运用已经不新鲜,不过这部里主要用于增加窥视/旁观视角,稍微有点滥用但不算全然无用。激光还是偏向炫技,不过效果确实不错,也比隐秘的全场投影要强很多。
剧情方面,由于是改编长篇电视剧的前两案,必然就会出现为了表达双男主情感需要铺垫原剧主线大案,但这个案子却无法在一部剧中解决的问题,以至于不少为主线大案铺垫的部分显得非常鸡肋(尤其是《丰碑》一首)还挤占了两个案子的时间,而两个案子在原电视剧中就篇幅较短很简单,在剧中更是过得很快,基本随便一个证据提出来凶手/知情人就交代了。
不过音乐剧本身就不太适合盘破案逻辑,更擅长表达人物情感。而音乐剧版两个案子里几位当事人尤其是女性的情感,我是很满意的。如果说《隐秘》改编依然无法摆脱原作的厌女,女性被简单分类为“出轨”、“原配”、“小三”这样的标签,到了猎罪的改编版,对女性的描绘更加丰富细腻,删减了原剧第一案中大量厌女描述和情节(尤其是谢天谢地把”居里夫人“那段说教给改了我真是大松一口气),增加了女性处境的不易和受害女性之间的互助同盟。而到了第二个案子,如果说看原电视剧时只想吐槽“擦边”女同是为了过审,在看音乐剧的时候我倒是愿意去想一下其中逻辑:晓玄也许正处于最激烈否认自己性向的时期才宁可活在幻想之中,而更能直面自己的蓝心踏出的一步却让她永远失去勇气。毕竟音乐剧中沈翊提到了她们的“与众不同”——我愿意将其作为LGBT人群能够识别的暗号。
听朋友劝说选了优秀的女卡组合(徐瑶、于佳鑫、蒋倩如、刘乙萱),果然这部戏最核心的点在于女性角色。于佳鑫是我之前没见过的女演员,但今天她给我印象最深,声音厚实有爆发力。其他几位也都很棒。不过今晚的男卡也没有特别拉胯,尤其是小郑,虽然高音略吃力(毕竟“肺疼的大海”),但是内向安静的气质加上其真诚的表达,甚至使得原剧中听起来过于装逼的台词也显得少了说教味、多了诚恳和本真。音乐剧版杜诚也删去了原剧中以地位压下属的不适片段,整体改得(以及姜彬演得)更加冲动急躁又热血,倒还比原电视剧好嗑一些。于是整体体验很不错。
总之,确实是比之前更值得看的中国音乐剧。虽然评价标准还是会低一些,但到了这部,至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没有乱学学歪了。但愿这条比较正统的路未来能闯出来吧。

#猎罪图鉴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一只大鹅嘎翠柳 :goose_walk: · @flyover
2384 followers · 58557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舒郭施
并不是很满意的一场……小舒是笔直的傻乎乎纯迷弟,描绘海鸣手和发梢那段一点旖旎之情都没有根本无法多想;郭郭从第一首歌开始就有意表现成超外放的骗人渣女(她最开始被创造出来,不管什么性格,难道其目的不应该是充满慰藉的吗?),后面黑化更是没有心肝;三岁嗓子倒退成16年,《求你看看我》把微岚推倒在地是我最不喜欢的逻辑:海鸣在这首歌根本不应该是“你为什么骗我”的嫌恶,而是“你为什么不继续骗我”的心灰意冷和绝望。不知道这推倒在地是和谁学的拜托改回来。
朋友说上一轮她看哭的一场这三人根本不是今天这么演的,那就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了。
主戏不好看,本来就糟糕的七人会戏份就更难以忍受了。移植少了原版对弱势本族语言的珍视、破旧写作室变成豪华图书馆本就悬浮得可怕,今天七人会一群男人还演得越发油腻,时不时爆发出做作的“爽朗的大笑”,简直像闯入老男人酒局,太可怕了。
这版我以后应该不会再看了。做梦一个文广版权到期,以后能看到别的中文版也算功德一件。

#粉丝来信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1 year ago

庭审阶段想到了弦子的自述,想到了刘强东案。一边想这样的熟人强奸在国内根本无法立案,一边又在想即使是国外检察官足够同情,即使受害者自身就是能力极强的律师,她拼尽全力依然无法撞破这扇门。Sometime, somewhere, somehow, something have to change——和弦子自述何其相似的主旨:公检法对强奸受害者有着系统性的不公,这种不公损害的是一半(或更多)人对法律的信心。
直觉与法律直觉,真相与法律意义的真相,还有“三分之一”,绝妙的、震撼人心的前后呼应。Jodie Comer的表演如此坦诚地展现了一个女人在这种遭遇之后的脆弱、混乱和痛苦,而她最后针对整个系统的控诉因为这些痛苦显得那么有力,放映现场几乎全是啜泣。
——除了后方某个傻尻男的。在女演员台上换衣服时发出充满色情凝视意味的“Wow”,在女主被辩护律师质证时大声喝彩的男的,大概就是国内舆论场给刘强东和朱军辩护的主力军。还好我距离远没听到他全程逼逼,光听朋友转述我就气得要命。

#PrimaFacie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我真的会恨变身怪医。人物逻辑没捋清楚就不要写这种人格分裂的戏!黑李煜上半场权欲熏天野心勃勃欺负白李煜OK我理解,结果下半场黑李煜一上来就是投降称臣,说着他特别努力处理国事保平安剧里又是一点也没体现。上半场软弱的白李煜下半场一天到晚开嘲讽,最后又莫名其妙一起喝毒酒死掉,我是说你想模仿德扎还是怪医,哪个都解释不了你的逻辑也体现不出你的冲突。
真的看出来模仿了太多……嗯,在中国很红的外国音乐剧/剧,并不都是好的那种。模仿的精神值得肯定吧但是突然冒出一个毫不协调的rap我还是目瞪口呆,一时竟不知道它在模仿Swagage还是Hamilton。整个上半场就是各类曲风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大杂烩,而下半场叙事混乱又吵闹,等到了《虞美人》居然用的是那种全是半音的胡风(?)加上少数民族式吟唱,救命。
但更不能忍受的是这歌词,白得我要翻白眼,夹在李煜的词之间简直对比惨烈,我是说你们刚刚说完李煜的词,能不能不要突然来一句“你就是那太阳”。方文山和周杰伦本人的词也是有距离的谢谢。
下半场莫名其妙地狂撒好多次雪花多半又是学的奥涅金,也是舞美浮夸浮于表面、毫无节制的典范(奥涅金撒了三次雪,南唐也撒三次,这也要学吗)。但奥涅金好歹讲的沙俄,你一个江南的故事你下什么雪?
同行朋友还有余裕讨论演技问题,我不行了,我的脑子已经在这部剧的逻辑里卡了bug,我实在没有内存分给演技了。

#南唐后主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大鹅叼走你的心 :ug_17: · @flyover
2165 followers · 54013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雷曼兄弟三部曲》:商业沉浮即是世界历史』
观看这样一部剧,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盛宴,是享受。而关于雷曼公司本身,即使它已经宣告破产,但它的故事,也许正如第三幕标题“不朽”一般,刻在人类近百年的历史中,刻在它带来的商业理念中,刻在人类永恒的欲望中,将在这样一个起伏循环中永远重复下去,存在于永恒。

:sys_link: blog.pullopen.xyz/2020/11/08/l
备用地址: blog.pullopen.workers.dev/2020
原始地址: accrossuniverse.wordpress.com/

#雷曼兄弟三部曲 #观剧Repo #高清放映 #个人博客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嘎尽天下浊气 :goose_bully: · @flyover
2138 followers · 53113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在大陆剧院连”好好讲故事“都很难得的情况下,这部剧却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讲了个故事,并且更难得的是少见地真正做到了”悬疑“二字(此处拉踩xx,xx等自称“悬疑剧”的玩意儿)——信息量大,谜题能勾起好奇,推理过程翔实,最后结论的揭露虽然有些简单但并不乏味,简直可以说古典了。虽然还是觉得有些缺憾,有些地方感觉有些跳,人物(姐妹的故事)似乎又觉得还可以再展开些。本以为这是将一本长篇塞进了一个话剧,后来才知道原故事是”天才捕手计划“的一篇公众号文章,编剧反而是扩写和补充了很多,再加上演员(主要是虞潇菀)的演绎,这个家庭的过去,经历的变故,父亲的执念,母亲的胆怯,姐妹亲密又有些扭曲的关系仿佛从一扇小窗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忍不住去想更多,想看到更多。

#踏血寻痕I不存在的女儿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嘎尽天下浊气 :goose_bully: · @flyover
2138 followers · 53114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不愧是《房间》的编剧,80年代冲破重男轻女桎梏努力润出去的故事,竟然让这个剧在中国音乐剧和点唱机音乐剧的双重debuff下还称得上剧情不错,又笑又泪还能嗑到。郭郭的大女主和小小钟+舒杨两个傻逼男人极好地平衡了动人和喜剧效果,而对于女性处境的细腻描摹确实是女性编剧能写出来的。

#马不停蹄的忧伤2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嘎尽天下浊气 :goose_bully: · @flyover
2138 followers · 53118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与九人前三部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尝试。前三部以小见大,集中于试卷、牢房、研究所,而这一部则从1924年讲起,横跨七八十年,穿行诸多城市间,到2000年最后一个主要人物去世结束。我一直在想我哪里见过这样的叙述形式,后来朋友提醒才想起来,哦,是雷曼。
当然比起雷曼来说舞台还是简单了很多,旁白还不够精炼,而前后呼应有时又感觉稍显重复。出场闲逛时听到有人说觉得像语文课本,看的时候也觉得有点过于工整。但是,出场之后回想起来,这种流畅、舒展,如同河流卷起浪花向前涌去的剧本背后,依旧是创作者不可多得也难以忽视的才华,而这种才华就足够让人对她现在和未来的作品满怀希望。
点评《春逝》的时候我说过感觉像文科生写对物理人的想象,很难从主角身上看到物理人的特质。而到了《对称性破缺》这部大尺度时间跳跃的戏中,这个缺点被巧妙地规避。物理和科学,更准确地说,人和科学的关系,变成了叙事核心,而这是作者擅长的领域。七八十年的尺度可以允许一些细节不够生活,也可以允许将人生更为重大和特殊的时刻凝练地展示。而前后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口中反复出现的台词,在插刀以及前后呼应之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师承,是从叶启荪一个人开始,将真理的火花和人生态度在代代师生之间延续的过程。
坐在我后座的姑娘从中途开始就哭出了呜咽。我倒还好,只是到文革期间看叶启荪几乎疯癫地念叨着“我是有学生的”,恨得握紧了拳头。往年我看文革相关作品虽然也愤怒,但下意识依旧以为这已经过去。而经过今年,我看这段的恨意几乎烧穿胸膛。九人表现这段还是非常隐晦,只说“风暴”,甚至没有提文革二字,而物理又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领域。但我依然相信九人在试图表达它的理想和观念,就在最开头叶启荪的台词中:(科学研究)有了人,有了设备,但没有环境。而环境,就是文化和政治。这本不是该让科学家做的事,但是没有好的政治和文化,就不会有科学——当时如此,文革如此,现在也如此。
也许也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所以这部“中国物理史”也许也是国内难得的、没有去歌颂共产主义中国的作品(应当说是49年到77年之间将视线引向了美国和台湾,跳过了共产主义中国),甚至相反,当那些歌颂作品夸耀着原子弹和氢弹成就时,这部作品却罕见地对这种武器的制造提出了激烈的反思,这在国内强权、武力与爱国相勾连的环境中实在太过难得。
之前就知道《春逝》实际上是写《对称性破缺》时写出的一个番外,因此我们也有幸在《对称性破缺》中看到了对健雄和静薇结局浓墨重彩的描述……不剧透了,此处需要点烟表情。 :DW_cyber_smoke: 此外还有卢泊安和程无右激情客(chao)串(jia),办学招生的理念和后续的西南联大,这部戏,其实算得上是九人宇宙的一个小小总结。

对喜欢九人作品的朋友而言,对称性破缺不容错过。

#对称性破缺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嘎尽天下浊气 :goose_bully: · @flyover
2138 followers · 53118 posts · Server pullopen.xyz

独自去异国的路上,你是否想起那支未竟的舞?

其实这戏对物理人是相当浪漫化想象的,或者说有一些脸谱化,能感觉到不是物理/科研相关专业写出来的作品。物理似乎并没有完全融入到这部戏的情节中(科研人日常聊天多半时时刻刻焦虑着今天实验数据又不行/各种细节到底怎么调整/抱怨仪器又出幺蛾子/今天运气不佳/甚至做一些迷信活动),除了强行带到物理的台词,与物理直接相关仅仅在讨论粒子物理前景的一段,但也仅限于泛泛的对物理的理想阐述,而不是日常的调侃和机锋。这点,显然双枰记这样的文人戏作者要写得更顺畅一些。
但从我的角度,这部戏更可贵、更亲近观众的是它的女性视角:考了第一名只因为性别而申不到留学名额,没有女厕所,椅子过高而男所长下意识说“这是给正常人设计的”,“老姑娘”,“仅限男性”,无穷无尽的偏见,“陪酒”……比起一些生硬的口号红色“女权”剧,这种无处不在的、至今依旧禁锢着女性的细节,唤起女性观众生活中时时刻刻忍受的不公和愤懑,才彰显了其女性主义的特质——倒是丁所长那句“封建思想不仅禁锢女性,也禁锢男性”,试图让男观众也有所感悟,却显得有些生硬。
也无怪乎我友散场时听到路人男观众说,觉得这戏没有触动到他。多半因为作为优势性别的他平时毫无察觉,于是这戏里所有能立刻唤起生活中相应创伤体验的细节,他都感受不到,因而很难体会女性在此等恶劣环境下的矛盾和情谊:她们一开始的不和,不仅是性格,更多是对女性应有生活方式的焦虑;而后来的情深意重,也不仅是互相关心带来的和解,更是在同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情义。
剧中情感递进,我倒很喜欢用丁所长讲戏作过渡的方法,用得巧,没有故意惯到观众脸上;结尾丁所长的戏,也不像有些戏中戏那样成为得意忘形的炫技,很收敛,让人舒适。
九人戏的西皮向来以台词的含蓄见长。双枰记是“为君风露立中宵”,春逝就是“茶蛮好……甜的”和那句“十年不过短短一瞬”“可它是相对的”。台词能写到纸面背后的意思,这是最见功力的了。而想到未来她俩即将经历的波折和不再相见的余生,这一对的感情和结尾的余味又更是醇厚了许多。
《春逝》在上海演出是到了故事的发生地,因此对剧中穿插的上海方言,上海观众听得十分亲切,尤其是王小欢的口音,灵额,欢喜!

最后是技术方面,声音有时候有点散,台词说快了有几句会听不清。另外她们读的和信里的英文诗,有些考验观众水平,我坐在剧院里并没有完全听懂,如果这一部分能有字幕会对观众稍微友好一些。Young剧场是修整后第一次开放,可能还需要磨合调整,期待下周《对称性破缺》时能更让观众舒适。

总之,谢谢九人。

顺便,健雄安慰人那段简直又可以做meme:“你只教了我三句。”我听到后面姑娘暗地笑了一句“直男”,啊,无处不在的性别刻板印象。

#春逝 #观剧Repo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