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下用标签整理摘录和笔记
#DictionaryOfTheology
#存在与存在者
#眼泪与圣徒
#拉内神学的灵修观
#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
#教宗周三要理讲授
#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
#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
#语言学课堂
#田野调查技术手册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安达曼岛人
#犯罪心理学
#爱国主义
#1840年以来的中国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列宁
#剑桥新编中世纪史_第三卷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_第6卷 (大不列颠和俄国的崛起:1688-1715 1725)
#战后欧洲史_卷二_繁荣与革命_1953_1971
#战后欧洲史_卷三_大衰退_1971_1989
#中世纪教会史
#拉内神学的灵修观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剑桥新编中世纪史_第三卷 #教宗周三要理讲授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_第6卷 #田野调查技术手册 #丹东之死 #语言学课堂 #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 #各种诗歌 #词源 #悬诗 #爱国主义 #热月 #1840年以来的中国 #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 #存在与存在者 #眼泪与圣徒 #中世纪教会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 #战后欧洲史_卷二_繁荣与革命_1953_1971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dictionaryoftheology #白鲸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安达曼岛人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 #战后欧洲史_卷三_大衰退_1971_1989 #犯罪心理学 #列宁
20世纪的神话学理论纷繁复杂,本书实际上是对这些理论进行归纳的一种尝试(也因此,我觉得本书格外宝贵的一点是书中非常仔细的给出了参考文献的列表和说明)。而我前面的几条读书笔记则是自己对仍显纷乱的本书的内容进行归纳的一种尝试。这个归纳漏掉了三个章节,即后殖民主义(第六章)、后结构主义(第七章)和女性主义神话学(第十章)。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这三个章节分别是对特定思想倾向(殖民主义、结构主义、父权主义)的批判理论,所以很难对它们做归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三个理论确实比较难懂,我觉得自己对它们的理解还不足以写出笔记。
1.内容
最明显的是神话可以通过它的内容来发挥作用。这也是分析神话的传统方法,分析神话故事的情节、人物、背景环境,也包括对人名、地名做的语言学分析。
2.结构
结构主义则抛弃单个故事的具体内容,转而考虑诸神话间的相似与差异:他们认为单独的神话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将其放入整个神话体系中,方可找到其意义。发挥功能的不是神话的内容,而是其与其他神话的内容的差异。这种分析方法类似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将一个神话/语词与其他神话/语词对比,从而将该神话/语词拆解成若干构成要素,而进一步对比这些要素则得到其“结构”。
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分析进路,将之用于分析神话的历史,则得到比较神话学(本书第四章);将之用于分析神话的心理功能则得到“结构-心理学”(第二章三节);将之用于分析神话的社会功能则得到“结构主义神话学”(第五章)。
3.图像
神话大多采取故事的形式,但是其实当我们想起一个神话的时候,会自然的在脑海中形成这个故事的图像,而并非仅仅是干瘪的文字。在古代更是如此,人们通过口传或文字来传播神话,但也通过绘画、雕塑、表演来传播神话。“借助图像与符号,在话语之外寻找神话的本原意义”就是“神话图像理论”(第八章)和“神话考古学”(第九章)。
大致归纳来说,神话有三重功能:
1.神话解释自然世界:
认为在科学诞生以前,原始人用神话代替科学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的观点,即将神话与自然科学对立的观点,虽然常见,但错失了神话的主要功能。实际上正是对这种观点的反驳标志着神话学的诞生,因此如今这种观点已不值得严肃对待了。
2.神话表达个人心理:
即本书第二章讨论的“心理分析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他们认为神话与梦一样,是人所共通的心理情结的反映,所谓“神话是人类集体的梦”。因此,采取类似于释梦的方法来分析神话的内容。
神话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一事实不容否认也不容忽视。但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具体分析有严重的缺陷,不但幻想、攀附的成分过多,而且将神话从其生成语境中完全剥离了出来。事实上,与其说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神话,不如说他们是在用神话来阐明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
3.神话建构社会集体:
神话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去,成为维系社会结构的关键一环,我认为这是神话学理论最有趣的部分(显然该论点可以一直追溯到涂尔干)。神话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往往是作为宗教的一部分),从而凝聚人心。而且按照“神话-仪式理论”,古老的公共仪式和节庆的原本的目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丧失了意义或者被遗忘,于是人们编制出神话来正当化这些仪式和节庆。神话就这样通过维持公共活动进而维系了社会组织。
神话不是真实历史。远古时代的真实历史可能成为神话的原型,但将神话作为神话来研究就意味着我们要关注神话偏离历史的部分,而不是其与历史相合的部分。更具体地说,要讨论神话与其可能历史原型在内容和功能上有哪些不同,以及这些不同是如何产生的。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第三章讨论地“神话-历史主义”不应算为一种神话学,而只能算为一种涉及神话材料的历史学。
神话不是虚构文学。神话涉及虚构,但不是任何虚构的故事都可以被称为神话,这是因为作为神话,它必须能以类似于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现实功能。通常来说,神话与宗教相关联。在“神话-仪式理论”的语境中,仪式是指一切与宗教相关的行动,而神话则是指一切与宗教相关的思想 (因而不区分神话与神学)。
以上考虑了“神话不是什么”,那么“神话是什么”呢?其实从上面的讨论已经可以看出,使神话即不是历史又不是文学的原因在于神话要发挥某种独特的功能。要回答“神话是什么”,其实就是要回答“神话的功能是什么”,或者说人们生产出神话的目的是什么。